20161219

懷橘井

孫策死後, 陸績被孫權派任為林郡太守, 陸績因此在貴港市南江村留下了一系列文化遺存。孝道為儒家文化, 深受此文化影響的陸績為其後來赴任郁林郡太守並對南江村民眾影響頗深遠。

20161216

喬家門

喬家門村位於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蔣喬集慎四周。村委會駐南崗自然村。相傳這裡是三國時期東吳國丈喬國老的故鄉, 故稱喬家門。

20161213

張松故里

彭州市西16公里, 桂花鎮蒲陽河畔, 有一座三聖寺。相傳三國奇才張松及兄張裔即出生於此, 兄任漢朝廣漢太守, 松任益州牧劉瑯別駕。桂花鎮於是亦被稱為張松故里。

張松墓(雙松村)

張松墓位於四川省彭州西北, 位於察隴山腳下的雙松村。土塚高2, 周長約20, 墓上長有松樹雜草。無墓誌, 一殘碑臥伏土中, 碑文剝蝕。

張松墓(雪岩村)

四川彭州市西16公里的桂花鎮, 被稱為張松故里。而鎮上位於雪岩村的後山有張松墓之說。

徐盛墓

徐盛墓在長興縣境內。明成化《湖州府志》卷十一長興縣陵墓:“吳廬江太守、安東將軍徐盛墓在縣北五里 現今長興縣的大部分地域在三國時期尚屬烏程縣境, 至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始從烏程縣分出, 另置長城縣。查1983年版《長興縣地名志》, 長興縣城北五里有徐山頭自然村, 在今後漾鄉(現已併入雉城鎮)新湖村境內。徐盛墓很有可能就在徐山頭, 山之得名恐怕也是和徐盛墓有關。

20161208

東吳文化公園

東吳文化公園是杭州市富陽區富春西岸的一處景點, 位於江濱西大道128, 主要由入口景區、休閒娛樂景區、東吳文化景區及密林景觀四大景區組成。是一座免費開放的歷史文化主題公園, 以紀念三國東吳政權在江東的掘起及其故里事蹟。

龍門古鎮

杭州龍門古鎮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境內, 離杭州市中心38公里, 地處秀麗的富春江南岸, 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旅遊線上的國家一級景點。龍門古鎮為三國東吳大帝孫權故里, 孫權的後裔聚居於此, 已逾千年。全鎮現有7000多人,  90%以上姓孫。東漢名士嚴子陵遊覽龍門山時稱讚此地山清水秀, 勝似呂梁龍門”, 龍門古鎮因此得名。

桓王亭

200536, 在鎮江市京口區經十二路與學府路交界處, 隆重舉行了三國東吳桓王孫策"桓王亭"奠基儀式。桓王亭總投資500萬元, 由京口區政府興建。整個建築以三國文化為主基調, 主體工程為一座東漢風格石亭, 亭外一座孫策縱馬天下的青銅雕像, 兩側鋪以石製長廊, 周邊配套園藝綠地和休閒廣場等。相傳孫策遇刺的地點正是現今江蘇大學附近, 因此在大學旁建桓王亭以紀念這一位歷史上的傑出人物, 這亦是國內首個專門為三國風雲人物建造的主題紀念公園, “桓王亭的建成, 將與北固山三國城東西輝映。

曹真殘碑

《曹真殘碑》全稱《魏鎮西將軍上軍大將軍曹真殘碑並陰》, 又稱《曹真祠堂斷碑》、《都督雍涼州諸軍事曹真斷碑》。三國魏碑刻, 刻立年月不詳。曹真卒於三國魏太和五年(231年)三月, 此碑當在其後立。此碑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 在陝西西安城外南郊出土, 存高81.4厘米、寬103.2厘米、厚22厘米。光緒年間運至北京。曾歸長白端方、建德週進遞藏。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20161129

興坪古鎮

興坪集鎮早在三國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 即已為熙平縣治, 管轄陽朔一帶, 隋代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廢熙平縣改置陽朔縣, 興坪遂為陽朔縣所轄。古街的東南側獅子旦為熙平縣城遺址。城牆輪廓尚清, 隨處可見古磚瓦陶瓷殘片。另外傳說為建縣時所種的一株8人方可合抱的古榕樹, 至今仍枝繁葉茂, 其根鬚竟將5尊菩薩、一塊重約20噸的大石頭吞進樹里, 彷彿是在向人們訴說著古鎮一千七百多年來的歷史滄桑。

20161126

竹林寺

竹林寺, 徐州八大古寺之一, 坐落於徐州市和平大橋東首的駱駝山, 距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歷史。當中建有笮融紀念閣, 以記笮融對徐州佛教的貢獻。竹林寺初名青園寺, 淨檢法師應邀駐錫青園寺, 晉穆帝“敕改”為竹林寺。據南朝梁朝寶唱所撰《比丘尼傳》記, 中國第一個依戒律削髮受戒的比丘尼是洛陽竹林寺的淨檢。淨檢俗姓仲, 名令儀, 彭城(今徐州)人。洛陽竹林寺是中國第一座供女性出家人修行的寺院, 徐州竹林寺則是中國第一比丘尼道場。徐州竹林寺於20099月落成開放, 明道法師應邀住持。2013年成為國家3A級景區。

20161125

王基斷碑

王基碑《王基碑》, 全稱《東武侯王基碑》。三國魏隸書碑刻。景元二年(261)立於洛陽。清乾隆初年於洛陽城北十五里處農民於安駕溝築寨掘得, 後移洛陽存古閣, 再移嵌至明德中學壁間。現碑石僅存下半, 藏洛陽古代藝術館

20161123

烏林

烏林古戰場位於荊州洪湖市烏林鎮, 與蒲圻(今赤壁市)赤壁隔江對峙。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曹操與孫劉聯軍遇於赤壁, 曹操小戰失利, 退駐長江北岸, 屯兵烏林磯。諸葛亮同周瑜定計, 決定用火攻曹操水寨。著名的赤壁之戰, 就是以火燒烏林, 大敗曹操而告終。

20161114

雞鳴山

小廟鎮段沖村與南崗鎮雞鳴村交界處有一小山——雞鳴山, 距合肥市區15公里, 海拔68, 面積約1平方公里, 位於雞鳴村西北角, 曹操河以東, 董鋪水庫以西, 為死火山, 有愛民路直通山上。山北腳下有一曹操練兵場﹙又稱量兵塘﹚, 山頂有兩根拴馬樁, 據稱是三國時期的古戰場。山上林木覆蓋, 登高遠眺, 董鋪水庫盡收眼底。關於雞鳴山的傳說, 與曹操有關。

合肥三國新城遺址公園

合肥三國新城遺址公園, 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臨淝水(古施水)故道, 西鄰雞鳴山、將軍嶺, 東距合淮路8公里的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鄉公園路, 主要景點有新城文物陳列館、東城門、夯土練兵指揮台、兵器鑄造窯址、飲馬池、時光隧道、舟師塢、雕塑廣場、石刻廣場等。

20161107

凌公塘

嘉興南湖的東南面有一條“凌公塘”, 傳說凌公塘的出現和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凌統有關。據傳凌公塘是凌統在由拳、禾興駐軍時期, 領軍民挖的塘河。

凌統墓

凌氏祖先三國東吳名將凌統之墓, 位於江蘇省江陰市青陽鎮悟空村悟空寺西, 凌統墓位於江陰市青陽鎮, 徐霞客大道(南北向)跟青璜線(東西向)的交會處, 沿著徐霞客大道往南步行約100公尺的東側路旁草叢中。

20161102

周魴墓

周魴及其家族墓又稱西晉周氏墓地, 位於中國江蘇省宜興市宜城街道東廟巷東端, 周王廟的南則, 稱為周墓墩的地方。周王廟是紀念周處的專祠, 始建於南唐後主李煜三年(962, 最初稱周孝侯廟, 南宋寶慶二年(1226)加封周處為“武惠正應王”, 故稱周王廟, 周處是周魴的兒子。

20161031

朱治墓

朱治墓在安吉縣境內, 唐代的《石柱記》最早記載湖州有朱治墓。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二十四輿地略陵墓歸安縣轉引南宋談鑰《(嘉泰)吳興志》:大將軍朱治墓在府城南十二里”, 但其後稱又雲《統記》作縣北 而據清乾隆《安吉州志》的記載, 朱治墓則在順安鄉姚塢, 應以此說為是。清同治《安吉縣誌》卷第六墓域也載:吳毗陵侯後封故鄣侯朱治墓在順安鄉姚塢。1984年版的《安吉縣地名志》, 今三官鄉(現已併入遞鋪鎮)三官村有自然村名朱墓山, 舊傳朱然墓在此, 故得名。其地古時屬順安鄉境, 而朱然墓現已確證在今安徽省馬鞍山市的雨山鄉境內(19846月發掘), 所以很可能朱墓山是以朱治墓在此而得名, 但因被歷史上更有名氣的朱然之名所掩而為後人所訛誤。

20161025

孫權之媳墓

后墳村位於水口鄉東南部, 三面環山, 東臨太湖。民間流傳孫皓的生母何夫人是長興人, 今其故里水口鄉后墳村境內尚有墓地留存, 俗呼孫權之媳墓, 為衣冠塚, “后墳村”因此而得名。

董和故里

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鎮是一座距今已有1700年曆史的文明古鎮, 公元220年前名董灘潮, 相傳三國時期, 蜀將魏延駐守此地改為董灘口, 是蜀漢中郎將董和故里, 後因商賈雲集, 半於邑城, 遂而演變為董市。董市鎮位於枝江城西3公里, 區位優越, 交通便利。

20161019

董允墓

董允墓, 位於江陽區分水嶺鄉董允壩, 當地傳說為衣冠塚, 建墓時間不詳。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9年)知州阮時升曾建墓碑詩碑各一, 詩云:"功著兩朝存故里, 人亡千載只孤墳, 山河未改生前舊, 禾泰今瞻隴下耘, 遺塚有基猶識性, 薦無主獨悲君, 遙知英爽依然在, 欲挽炎精日已曛" 1988年瀘縣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20161014

朱然墓

馬鞍山朱然陳列館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區南部的雨山鄉安民村林場境內, 為三國東吳大將朱然之墓。從馬鞍山火車站廣場乘坐10路車可以抵達。朱然墓發掘於19846, 出土許多珍貴文物, 部分漆器填補了三國美術史的空白, 也是已發掘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最大的、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 被列為80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20161013

孫策墓(蘇州)

孫策墓現在位於今江蘇省蘇州盤門外染絲廠內, 也就是今天的內馬路北段西側。當地人稱孫將軍墳、孫策墳、孫王墳。其楣石於解放後發掘出土, 雖經歲月剝蝕, 仍可分辨出正面浮雕的龍、虎、人等形象。

20161007

吳塘堰

潛山吳塘, 亦名吳塘堰或吳塘陂, 是一座水利工程。該堰坐落於潛水上游野寨南岸濟渡處, 北岸正對安徽省示範中學野寨中學, 距離天柱山麓潛山縣城約10公里。

20161006

七門堰

七門堰, 故址位於江淮腹地, 舒城縣西南七門山下, 距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它是漢朝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七門堰不僅具有歷史悠久、工程浩繁的特點, 而且在水利科學上也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

20161001

李夫人故里碑

馬邈, 三國時期蜀國江油關的守將, 因不戰而降導致魏軍長驅直入攻陷成都而遺臭萬年, 成為一個改變歷史的小人物。馬邈妻子李夫人在丈夫投降後自盡, 因忠義而名垂千古。在平武縣南壩鎮, 至今仍保存有紀念李夫人的石碑。

20160930

江油關(涪水關)

蜀漢江油關位於今天平武縣南壩鎮的三國歷史遺跡江油關, 原名江油戍, 是劉備入川以後, 為防備曹操勢力越摩天嶺南下, 於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建立的軍事要塞。蜀漢後主炎興元年(263年), 曹魏征西大將軍鄧艾兵出陰平邪徑, 奇襲江油戍, 蜀漢守將馬邈不戰而降, 魏軍長驅直入, 攻陷成都, 蜀漢滅亡, 江油戍因此而天下聞名。此後歷朝歷代, 多在此設關戍守, 或稱江油關, 或稱涪水關, 成為蜀北名關之一。

牛頭山(廣元市)

牛頭山位於出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昭化鎮, 在昭化城西15公里, 是劍門山的東支, 海拔1214。位於清江河南岸, 嘉陵江西岸, 是一座巨石聳立的大山。出昭化古城西門, 沿古蜀道爬山而行, 約七公里, 便到了牛頭山。

萬卷樓

位於四川南充玉屏山麓的萬卷樓, 是陳壽少年成長和晚年歸隱之地。據史料記載:萬卷樓始建於蜀漢建興年間, 為三重簷式木石結構樓閣, 唐代又在樓前新建甘露寺, 形成了漢唐風格的建築群。文革期間, 萬卷樓遭到嚴重毀壞。

洗馬河公園

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磨思路洗馬河公園, 東距思茅鎮1公里處, 後山思茅松翠綠挺撥, 前面丘陵地上普洱茶園連綿起伏。洗馬河公園是以洗馬河水庫為核心開闢的環境優美的風景區, 傳說三國時諸葛亮率軍南征到此, 曾在河裏洗刷戰馬, 故名洗馬河。公園依山傍城, 園內有諸葛亮座像及泥塑戰馬數匹。洗馬河公園建於1985, 水庫岸邊占地面積543, 水面面積600畝。園內各種設施齊全, 建有中餐廳、茶樓、食品店、冷飲店、溜冰場、游泳池、根藝展廳等各種娛樂場所

20160924

袁譚墓

據《南皮縣誌》記載:譚本敗軍, 已是驚弓之鳥, 士無鬥志。曹操趁機發起猛攻, 破南皮城, 袁譚敗逃, 被曹操所殺。袁譚葬於李保民村東, 其墓已洇。

20160910

郿塢嶺

郿塢嶺是曾經橫垣在陝西省戶縣北部原野上東西走向的一條土嶺, 當時嶺畔有古人依地勢起伏、跨溝越澗修築的一條馳道。這條馳道高3.4, 頂寬14, 底寬21, 為黃土夯築, 氣勢宏偉, 有如現代高速路, 讓人驚異。很有可能就是三國時董卓所築, 作為長安到郿縣的一條道路。

郿塢

郿塢是董卓在遷都至長安後, 在長安以西二百六十里處建的院邸。據《後漢書•董卓傳》:東漢初平三年, 董卓築塢於郿, 高厚七丈, 與長安城相埒, 號曰萬歲塢”, 世稱郿塢。塢中廣聚珍寶, 積穀為三十年儲。自云:事成, 雄據天下;不成, 守此足以畢老。後卓敗, 塢毀。據《三國演義》:役民夫二十五萬人築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長安, 內蓋宮室, 倉庫屯積二十年糧食;選民間少年美女八百人實其中, 金玉、彩帛、珍珠堆積不知其數;家屬都住在內。

韓玄墓

韓玄墓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城南學府坪的長郡中學內運動場旁“澄池”後(在第四棟教學樓與科學樓之間), 佔地不大, 僅十平米左右, , 全墓以麻石將土堆收攏, 墓前有“漢忠臣韓玄之墓”麻石碑, 很質樸。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60830

劉禪墓

劉禪墓, 據史料記載, 西晉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 三國之一的蜀漢亡國之君劉禪死在洛陽, 享年65歲。葬於今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的平樂鎮翟泉村東。

20160827

顧雍墓

顧雍墓位於小王山南坡。小王山名稱的來歷, 有一說法:漢武帝元鼎五年(西元前112年), 顧貴征伐其他叛漢越人部族有功, 受漢封為吳侯, 亦稱姑蘇王”, 並葬於此山。當地百姓為了紀念這位王侯, 將山名為小王山。自此, 小王山也就成為顧氏家族墓地。顧姓祖宗, 在漢代前赴後繼, 直到東漢末年, 至三國, 顧雍才把顧姓再次揚名天下。因此, 有許多江南顧姓宗族都把顧雍認為是一世祖。

孫夫人城

在湖北省公安縣金貓口村。據唐代《元和郡縣誌》載:“孫夫人城, 在孱陵縣城東五里。昭烈夫人, 權妹也, 與昭烈相疑, 別築此城居之。”孫夫人與劉備曾相猜疑, 因而別築一城以居之。城為夯土城, 佔地8平方公里。現遺存10多米城牆一段。

20160826

梟姬祠

蛟磯廟(原名靈澤夫人祠、梟姬祠或蛟磯孫夫人廟), 為紀念三國時孫權之妹, 劉備之妻孫尚香于蛟磯投江殉節而建, 是三國著名古景點。位於今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二壩鎮街道東3公里處長江岸邊的蛟磯上, 與蕪湖江南主城隔江相望。

20160824

繡林山

繡林山是繡林十景之一, 位於湖北省石首市城北, 舊名陽岐山, 穿綠著黛, 巍峨屹立, 或碧瓦鱗布, 或朱欄飛翹, 襯以佳木。相傳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正月, 劉備往東吳迎娶孫夫人返荊州至此, 諸葛亮和關羽在石首陽歧山隆重迎候。諸葛亮命令士兵將荊州運來的川綾蜀錦, 從山腳到山頂張掛起來, 還派1000名將士披紅掛綠, 200名彩女持宮燈迎接。周圍的老百姓也手持彩旗、錦幛前來歡慶, 山上山下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劉備和孫夫人讚歎道:真是錦繡如林啊!後來, 人們便將陽歧山改名繡林山, 將縣城皆易今名繡林。繡林山現已辟為繡林公園, 山頂有繡林亭、孫夫人望夫塑像, 山腰有紀念劉、關、張三義寺等。

劉郎浦

繡林十景之一, 位於湖北省石首市城北的長江北岸,  是一個渡口, 原名浦口, 因劉備曾在此處屯兵納婚而得名。三國演義中"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

20160819

荊州古城牆

荊州古城牆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是一座體現明清時期漢族建築風格的大型防禦設施。荊州城牆是中國現存的四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牆之一, 也是保存最為完好的南方城牆。現存明清重建城牆東西長3.75公里, 南北寬1.2公里, 面積4.5平方公里, 城牆周長10.28公里, 9米。城牆現有九座城門(六座老城門、三座新門), 2座門樓。

20160809

鄂州西山

鄂州西山, 古稱樊山, 因在吳王古都──今湖北鄂州市區之西, 故名西山。 西山位於長江中游南岸, 距華中大都市武漢 68 公里。北臨長江, 與黃州赤壁相望;南瀕洋瀾湖, 同萬頃碧波相連;東接繁華的鬧市;西枕玉帶縈回的百里樊川, 襟江帶湖, 拔地而起。西山一脈九曲, 九峰六穀, 重巒疊嶂, 松柏蔽空。翠壑丹崖, 飛瀑漱玉。全山東西長約 1.6 公里, 南北寬約 1.2 公里, 主峰 170 , 總面積 4000 多畝。山上六條穀澗, 串連七泉、三池、一湖和兩道瀑布。西山地下水水質優良, 終年不竭。

20160808

吳王城遺址

吳王城遺址位於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在市南百子畈一帶, 是一東西長1100、南北寬500、總面積0.55平方公里的長方形古城。其城北臨長江, 南瀕南湖, 東倚虎頭山(今重型機器廠內), 西至濠口(吳王城護城河通長江口處, 故名濠口, 今新民街熊家巷處)。吳王城遺址是三國東吳都城。公元221, 孫權自公安來鄂, 不久, 接受魏文帝曹丕的封吳王稱號, 同年農曆八月開始營建吳王城。20133月由國務院核定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60729

程普墓(瑞昌市)

程普墓位於江西省瑞昌市桂林街道立新橋東南方向200處的河床草坪, 被茂林修竹環抱著。明代萬曆四十五年(1617, 清咸豐五年(1855, 兩次立碑, 大漢副都督亭侯程普公之墓。由於年久失修, 碑石無存, 僅留墓地。19851021, 瑞昌縣人民政府公佈為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並籌備重建。

20160728

膠南帽子峰

帽子峰, 位於青島膠南市大珠山南麓的魚池村, 是大珠山眾多的險峰奇觀之一, 海拔223。峰頂突兀險峻, 隆起寬大, 狀似禮帽, 故名帽子峰。帽子峰挺拔險峻, 不易攀登。站在帽子峰上東可以看到靈山島, 西眺琅琊台, 南望大海, 北仰大珠山。據說徐庶曾隱居膠南, 早年帽子峰曾建有徐庶廟。廟宇呈正方形, 四面各3.5, 4, 飛簷斗拱, 青瓦蓋頂, 是一座古樸典雅的建築。廟內正面有泥塑徐庶像, 正中是香案, 牆壁繪有壁畫, 歷代香火旺盛;廟外北側有涼棚, 相傳是徐庶看書觀海之處。廟宇早已坍塌, 但其廟基尚清晰可見。涼棚處仍保留著幾處立頂柱的柱洞。徐庶隱居膠南沿海一帶時, 曾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當地漁民做了許多好事。為了紀念他, 人們在帽子峰上建起徐庶廟。雖然徐庶廟已坍塌, 但當地人們仍對帽子峰有特殊的感情, 帽子峰上一直香火不斷。每逢三月三、九月九, 漁民們便登峰祈禱。

20160727

小平津關

小平津關, 是東漢靈帝為抵禦黃巾軍所設的八關之一。它和孟津關形成掎角之勢, 共扼黃河咽喉, 鎮守洛陽北大門。小平津關以黃河河道為天然屏障, 易守難攻。關隘依古渡口而設, 隨著河道的變遷, 如今遺址已難以確定, 多數人認為小平津關位於今孟津縣會盟鎮花園村。

20160726

團山鎮水淹七軍遺址

關羽水淹七軍遺址位於樊城西北約5公里的的鏖戰崗到團山鎮一帶。據《資治通鑒》卷六十八記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關羽“自率眾攻曹仁于樊, 仁使左將軍于禁、立義將軍龐德等屯樊北。八月大霖雨, 漢水溢, 平地水數丈。于禁等七軍皆沒, 禁與諸將登高避水, 羽乘大船就攻之, 禁等追迫遂降。龐德在堤上披甲持弓, 箭不虛發, 自平旦力戰之日過, 羽攻益急, 矢盡短兵接, 德戰益怒, 氣愈壯, 而水浸盛, 吏士盡降。德乘小船欲還仁營, 水盛船覆。矢弓盡, 獨抱船覆於水中, 為羽所得。”

20160722

公路澗

偃師市大口鎮引禮寨村東的半石山下, 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小水溝, 名叫公路澗。公路澗, 指的不是說山間有一條公路, 而這條公路緊挨著小水溝, 這個公路指的不是路, 而是三國時的袁術。

20160719

袁紹墓

前高龍華古墓, 位於河北省滄縣高川鄉前高龍華村, 以村命名, 傳說為袁紹墓(當地人按其堆土形狀, 稱之為大疙瘩)。該墓為典型的漢墓, 封土高大, 封土為橢圓形, 8, 東西徑52, 南北徑36, 占地1510平方米

20160706

祁山堡

位於隴南市禮縣城東23公里的祁山鎮, 北距天水市70多公里, 建於西漢, 是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統帥三軍, 揮師北上進攻曹魏的營堡, 因諸葛亮“六出祁山”而聞名。

20160705

秦宓墓

秦宓墓於家鄉德陽城北秦宓村, 人稱‘五星堆’。現留有祠墓, 墓前有八米高的大石碑, 有銘文:漢司農秦宓字子敕墓。碑額上刻有通天地人四字。祠西有秦宓故宅。南有秦宓祠, 祠內有秦宓坐像, 有與東吳使者辯天故事繪畫和名人題詠, 有詩碑數塊, 多數因年代久遠, 字跡風化湮消。

20160703

猇亭三國古戰場

三國猇亭古戰場位於長江峽口(現宜昌市), 南北兩岸懸崖陡壁, 群峰疊嶂, 在虎牙山的絕壁上有一條長1500的古棧道, 猶如一條巨龍遨遊在懸崖峭壁之間。猇亭這一地名的由來, 與一個三國故事相關。

20160630

黄蓋湖

位於湖北省赤壁市西北湘鄂交界的長江中游南岸, 湖南省臨湘市的東北角, 屬湘鄂兩省天然邊界, 在蒲圻市西南16公里, 距湖北省赤壁市35公里, 距“赤壁之戰”風景名勝區9.5公里。此湖接元潭河、蟠河之水, 經由太平河注入長江。是古洞庭湖雲夢澤的一部分。

黃蓋墓(南陵)

黃蓋墓位於南陵縣許鎮鎮, 距黃墓填街南200米的王家墩(王墓墩), 西臨漳河, 面積約500平方米, 曾有墓碑, 文曰:“丹陽都尉偏將軍黃蓋墓”, 現已毀。據舊志記載:“相傳今附近的王姓為其後裔。”當地的老百姓至今把黃墓說成“王墓” , 說明有其一定的根據。

20160629

魏延故里

魏延故里, 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固縣鎮魏家小河。固縣鎮的魏崗和魏家小河是以魏姓命名的村莊。村莊內留有魏家祠堂遺址和栓馬樁等遺跡。且有大量民間傳說可考。

20160627

周瑜橋

周瑜橋位於安徽省舒城縣帶肚堰, 位於中大社區與碼頭社區的結合部, 橫跨城南護城河, 是中大街到碼頭街必經之處。

周瑜城

周瑜城位於舒城縣幹汊河鎮的瑜城村, 坐落在一個東西走向的小崗丘上, 南瀕杭埠河, 沿土城牆繞城一周約三里許, 有四個對稱的城門豁口, 城中有一高台地, 許是當年的城中體建築台基, 一畦油菜花開的金黃。城中俯拾皆是秦磚漢瓦的碎片。環城是阡陌縱橫地平疇, 平疇之上疏落點綴著幾座綠樹蔭濃的村莊。2008年縣文物部門在城址內東北剖面處發現了漢代豪族建築用的筒瓦和板瓦, 充分證明這是一座漢代城池。村民也在菜地中建有一尊周瑜塑像以示紀念。

20160626

江寧鎮周郎橋

江寧淳化街道有座周郎橋, 據講是三國時候周瑜造的。周瑜是東吳名將, 年紀輕輕, 學識淵博。時年五月, 周瑜帶著人馬, 沿江東下攻打建業(今南京), 轉向湖熟。到了土橋, 一條河橫在前頭擋住去路, 前哨趕緊向周瑜報告。周瑜馬不停蹄地趕到河邊, 一看, 河又深, 水又急, 連一座小橋都沒有, 人馬全都堵在河這邊過不去。周瑜急了, 就叫來地方官問:“怎麼沒有橋?”地方官結結巴巴地回答不上來, 周瑜眼一瞪:“這塊是江防要地, 怎能沒有橋?”周瑜鞭稍一指:“馬上就造!”並下令地方官和部下:“一天之內把橋造起來!”

土橋鎮周郎橋

在南京市江寧區土橋鎮周郎村境內有一座周郎橋, 相傳為東吳名將周瑜所建。如今, 原來的石拱橋早已不見蹤影, 代之而起的是鋼筋水泥橋。但是周郎橋名已經流傳1800年了。

20160624

石門關

石門雄關位於陝西延安市甘泉縣石門鄉, 北溝川與洛河川交匯處, 由青州城、馬超洞、古寨堡三部分組成。周圍山勢險要, 崇山峻嶺, 連綿不斷。東西兩山陡如刀削, 聳立如門, 故曰“石門”。

20160622

平順藏兵洞

藏兵洞, 原名馬超窯, 位於實會村, 相傳為三國馬超所築, 隋末唐初, 將軍馬三保將其規模擴大, 1986年文物普查時, 曾在此洞中發掘出漢代陶罐, 箭簇, 現存大小洞八十多個, 洞洞相連, 按其功能分有嘹望台、作戰指揮室、宿營室、射箭場、通道陷人坑, 總長4500, 上下共分三層, 利用出入口高差自然通風。

馬超嶺

茂陵山, 原名飛鳳山, 也稱「馬超嶺」或「茂嶺山」, 位於興平縣杏林村以南, 楊陵區五泉鎮茂陵村東北(五泉鄉嶺後村), 《扶風縣誌》、《扶風地名志》載:茂陵山從古已有, 為馬援、馬超故居, 歷代曾在此設過「成歡里」、「茂陵里」、「茂陵鄉」。馬超嶺就在西坡村, 馬超嶺下有社公寺組、韓家灣組、三下組和蘇家台組。每逢節假日, 馬超嶺上遊人絡繹不絕, 據傳馬超昔日居住於此處, 古今圖書集成中亦有記載該景點。

20160614

呂城鎮

呂城鎮呂城鎮處長江中下游南岸, 江蘇省丹陽市東部, 是丹陽四大古鎮之一。與常州市接壤。三國時東吳大將呂蒙(公元230年)在此屯兵築城而得名, 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20160531

許昌射鹿台

位於許昌市東北25公里許田村西, 台高約10, 佔地1500平方米。原來台前有石碑兩通, 一是清康熙年間許州吏目滕之瑚書的射鹿台”, 另一通是清乾隆十二年立碑文記載了許田射獵的史實。只可惜了, 這兩通石碑已經不在, 只留下石龜一隻。這是新立的市級保護碑, 原來為縣級。

銅雀台

銅雀台, 建於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冬, 位於鄴城(今中國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三台村), 佔地面積20平方公里, 至今仍然保留有遺跡,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60518

黃家灣

黃家灣自然風景區位於襄陽市西郊往古隆中方向西5公里處。與古隆中相望, 總面積9.8平方公里。黃家灣風景區是一個幽長而又深遠的山灣, 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夫人、襄陽名士黃承彥、華夏才女黃月英的出生地和居住地, 故曰黃家灣。這里山不高而蔥蘢, 水不深而澄清, 山連著水, 水環著山, 景色迷人, 現已成為休閒、度假、遊樂的好去處。

20160517

白水關

古白水關在今廣元市青川縣營盤鄉五里埡, 距埡下古白水縣城僅一江之隔。白水關地處古代交通線上, 陸路北通秦隴, 南接葭萌;水路溯白龍江而上可得到甘南, 下可達巴渝, 乃至荊湘, 是一重要軍事關隘。

20160513

邴原墓

邴原墓位於安丘城西南約30公里、紅沙溝鎮李家赤埠村東約200米處。據明萬曆《安丘縣誌》記載, 邴原墓在柴埠山。柴埠山即今紅沙溝鎮李家赤埠村東赤埠嶺, 此墓方位與舊誌所載的邴原墓的方位基本一致, 極可能是邴原墓 1975年冬整地時曾挖出石門, 當即封存。 1982年文物普查時, 該墓已無封土。

20160510

管寧墓(紅沙溝鎮)

關於管寧墓的位置, 有說在紅沙溝鎮柴埠山(赤埠)西南, 這主要是根據《水經註》等文獻記錄。

管寧墓(管公鎮)

關於管寧墓的位置, 位於安丘城南25公里、管公鎮的老管公村, 這亦是管寧的故里, 網上一說在老管公村的東南(東埠嶺), 並現存封土高約3, 直徑​​13, 內雜漢代磚塊。

但亦有人說在老管公村的西南, 就是村中老人指的“西南坡”, 前面是一條東西向排水溝, 東南不遠就是“揮金坡”(俗稱“拾銀坡”)。管寧墓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整平, 原有“小薄磚”等, 現在能看到的僅僅是排水溝北坡有段是“熟土”。

20160507

管公屯

在遼寧省海城北的新臺子村, 離村1.5公里處有處管公屯遺址。
管寧, 字幼安, 春秋時代的賢相管仲之後, 青州朱虛(今山東臨朐縣)人, 自幼好學, 飽讀經書, 不慕名利, 乃中原名士。為了躲避中原戰亂, 管寧帶領族人乘船渡海, 逃往當時相對穩定的遼東。此時, 正行至海城西北鄉下。管甯見梁水橫陳, 地域遼闊, 水土不錯, 宜於開荒耕種, 加之日暮時分, 路途坎坷, 便在就近選中了一個地方, 因崖結廬, 鑿丘為室, 立戶開莊。中原避難者聞管寧大名, 亦紛紛來此聚居, 未及一年, 梁水河畔就建起了一個村莊, 村名也就順理成章地叫做了管公屯(現名新臺子村)。後來, 村裏結塢自保, 管寧被村民推為塢主, 並在村子四周建起塢堡, 這便是管寧城的前身。

20160430

孫堅高陵

孫堅墓, 又稱高陵, 俗稱大墳, 位於江蘇省丹陽市司徒鎮大墳村北。孫堅為三國時代吳主孫權之父, 字文台, 他以鎮江為根據地開創江東大業, 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 孫堅征討荊州牧劉表, 被黃祖軍士射殺于襄陽峴山, 歸葬丹陽, 時年37歲。

20160429

竹林寺及竹林泉

竹林寺(七賢祠)遺址與七賢泉(又名竹林泉)相鄰(有說是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的故居), 位於今河南輝縣魯莊與山陽村之間。如今竹林寺、竹林七賢遺跡已少見, 但後人又建起新的竹林寺, 竹林泉仍時常流淌, 但泉水已很少, 匯成清澈的小溪, 繞竹林遺址東流, 地上仍有不少翠綠的竹林。問起路過的村民, 有人說不清“竹林七賢”是誰以及典故和故事傳說, 只知道種竹是為了紀念賢人。當地老人們傳說:七賢中嵇康善彈琴, 阮籍也善彈琴, 講禮義知廉恥, 風流而不下流;劉伶善圍棋;山濤、向秀善象棋, 閒散從容, 於調兵遣將中看勝敗如何。 

嵇康墓

安徽省旅遊景點。嵇康墓又稱嵇中散墓, 位於安徽省渦陽縣石弓鎮嵇山南麓(原屬濉溪之臨渙)。是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的墓地。渦陽建縣前屬宿州。清嘉慶10年(1805, 宿州知州李清玉《重修嵇康墓》碑文中說:“宿州西百二十里有中散大夫嵇叔夜(字康)墓載在州乘”。其墓依山鑿石而建, 巨石封門, 上覆山土, 墓在山腹中, 外表與山一體。現墓洞已被發現, 但墓內被盜一空, 只有空墓尚存。

20160427

羊祜大寨

萊蕪城南羊莊村及城北羊里鎮與羊丘山, 世傳為羊祜居地。今羊里村西北250處仍有羊祜大寨遺址。

20160419

羊公碑

羊公碑又名墮淚碑”, 位於湖北省襄陽市的峴山上, 是當地百姓懷念西晉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羊祜建立的, 原名為晉征南大將軍羊公祜之碑, 簡稱羊公碑。在羊祜死後, 襄陽百姓在其生前遊憩之地峴山建廟立碑, 以示紀念。每逢時節, 周圍的百姓都會祭拜他, 睹碑生情, 莫不流淚, 羊祜的繼任者、西晉名臣杜預因此把它稱作墮淚碑。

20160418

郭淮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是曹操與劉備兩大軍事集團爭奪陰平郡與武都郡最為強激烈的一年。據《華陽國志·漢中志》記載於陰平郡內文:劉先祖據漢中, 爭二郡不得。指陰平郡與武都郡。戰爭的結束是劉備奪得了漢中地區, 曹操奪得了武都郡與陰平郡。可是由於陰平郡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 此郡並未被曹操完全佔領。其具體情況是, 位於摩天嶺以北, 屬於白水江流域的陰平道地, 因其與武都郡共為一體被曹操佔領。位於摩天嶺以南, 屬於涪江流域的剛氐地區, 因與涪縣(今四川綿陽市)等地山水相連, 交通一體而被劉備據有。這樣, 原廣漢屬國(即陰平郡)轄地, 就一分為二, 以摩天嶺為界, 北歸曹操, 南隸劉備。自此以後, 魏蜀兩國為控制隴南地區, 展開了長達五十餘年的激烈的角逐, 成為三國後期魏蜀交兵的主要戰場。

20160416

赤壁古戰場

三國赤壁古戰場, 赤壁之戰發生地, 現位於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長江之濱的南岸, 是經歷了一千八百年滄桑仍尚存原貌的古戰場。赤壁磯頭臨江懸崖上, 又石刻赤壁二字, 相傳為周瑜所書, 故也有人稱此地為周郎赤壁”, 是赤壁現存最早的文化遺跡。周郎石像, 傲對長江, 壯志滿懷指點江山如畫;拜風台上, 諸葛武侯羽扇輕搖, 巧借東風, 借出千年來震古鑠今的一戰, 借出一個三國鼎立的新格局;鳳雛庵下, 千年紫藤、參天銀杏依舊蒼翠, 當年鳳雛先生在此隱居巧連環獻計;一龍一鳳, 齊聚赤壁, 讓這一方土地借臥龍鳳雛雙英之勢一飛沖天, 在歷史長河中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60413

崇陽陵

崇陽陵, 位於河南省偃師市城關鎮前後杜樓村以北的枕頭山, 路人皆知其心的晉文帝司馬昭的陵墓。該墓地在杜樓村北1.5公里一座無名山丘的南坡, 山丘後跨過一帶窪地即拔地而起的平頂山峰枕頭山, 山丘前面地勢逐漸下降, 與低平的伊洛平原銜接, 視野極其開闊。

司馬馗王氏墓

司馬馗妻王氏磚質墓誌, 1979年出土於河南省孟縣南莊鄉沇河村, 志石現藏孟縣博物館。司馬馗, 字季達, 曹魏時期官員, 司馬防的第四子, 司馬懿的四弟, 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仕曹魏官至太常, 封東武城侯。死後諡曰戴。

20160412

峻陽陵

晉武帝司馬炎峻陽陵, 位於河南省偃師市首陽山鎮南蔡莊村北2.5公里的山坡上。據《古代陵寢》、《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冊》、《中華帝陵》、《洛陽市志·文物志》載:峻陽陵墓地背靠海拔252.8米高的首陽山(或稱鏊子山), 面對低平、開闊的伊洛平原。此處為一塊北高南低的臺地, 現存三個小塚, 且相距很近, 此外別無他塚。193012, 晉武帝貴人左棻墓誌出土于南蔡莊北側“峻陵兒地”, 志稱:“左棻……葬峻陽陵西檄道內。”

20160408

司馬懿藏兵洞

司馬懿藏兵洞位於濟源市太行山沁河大峽谷寨河境內的黃牛嶺。寨頂是隋唐名將雄闊海占山為王的地方, 寨頂留有石門轉窩, 石槽, 官龕, 拔劍石等遺存。從寨頂到渠首這一段的沁河和沿途的山寨統稱寨河。司馬懿藏兵洞就是寨河景區古棧道的一部分, 傳說是司馬懿運送軍糧和士兵的秘密中轉站。

20160321

張飛故里

位於北京西南部的河北省涿州市古稱范陽, 是三國時代劉備、張飛的故鄉。傳説古時劉備、關羽、張飛曾結義於此。從碑前混凝土小路穿過京廣鐵路下的涵洞, 就是結義路”, 沿路直行過了西皋村就到了張飛故里忠義店, 張飛廟即坐落於此。忠義店最早叫桃莊”, 因後來出了位婦孺皆知的桃園三結義的張翼德, 便稱作了張飛店。到清末, 有一位涿州知州覺得直呼張桓侯姓名似有不敬, 遂令改為忠義店

20160318

樓桑廟三義宮

樓桑廟三義宮, 又名“漢昭烈帝廟”, 位於河北省涿州市東南的松林店鎮樓桑村。佔地3萬多平方米。三義宮始建於隋代, 是為紀念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的傳說所建。後歷代均有修繕。明正德三年(1508年)除修繕外還有擴建, 明武宗親賜璽書敕建三義宮1960年代末, 三義宮大部分毀於文化大革命, 唯宮門尚存。1996, 涿州市旅遊文物局按照從前的建築佈局和規模重建了三義宮, 並於199810月開放。

20160317

韋曜墓

韋曜(204―273年), 本名韋昭, 字弘嗣, 吳郡雲陽(今江蘇丹陽)人。三國時期著名史學家、東吳四朝重臣。韋曜是中國古代史上從事史書編纂時間最長的史學家, 後世《三國志》多取材其《吳書》。少時好學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書郎、太子中庶子、黃門侍郎、太史令、中書郎等職。 258, 孫綝廢黜孫亮, 立孫休為皇帝, 改元永安, 昭立五經博士而創設國學, 立太學博士制度, 韋昭官拜中書郎, 出任博士祭酒, 掌管國子學。 264, 孫休去世, 孫皓即位, 韋昭封高陵亭侯, 擔任中書僕射、侍中, 領左國史。後為孫皓所害, 時年七十歲。著有《吳書》(合著)、《漢書音義》、《國語注》、《官職訓》、《三吳郡國志》等。

山濤墓

山濤(205—28333日), 字巨源。河內郡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國曹魏及西晉時期名士、政治家, “竹林七賢之一。早孤, 家貧。好老莊學說, 與嵇康、阮籍等交遊。山濤將離選職, 欲召嵇康代之, 嵇康致書與之絕交。年四十, 始為郡主簿。山濤見司馬懿與曹爽爭權, 乃隱身不問事務。司馬師執政後, 欲傾心依附, 被舉秀才, 除郎中, 累遷尚書吏部郎。

20160311

小喬墓(廬江)

小喬墓在縣城大西門, 真武觀西百步, 廬江縣城新汽車站東側。公元210, 周瑜病逝, 厚葬於廬江東門橫街朝墓巷, 有人說是周瑜病死後, 小喬扶柩東歸, 將丈夫葬於廬江家鄉土地, 守墓撫養遺孤——二子一女。公元223, 小喬病卒, 享年四十七歲, 葬於縣城西郊, 舊稱喬夫人墓, 俗名瑜婆墩, 平地起墳, 墓有封無表, 漢磚結構, 墓前有碑, 拜台、列台屏石供, 墓門向東, 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

小喬墓(南陵)

在皖南青弋江上游的南陵縣境內, 中山公園邊上, 也有一座小喬墓。據《南陵縣誌》, 此墓建於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起因是當時的知縣高怡夢見小喬, 訴說她的墓在香油寺側, 遂令典史江鯤在香油寺西苑, 重建小喬墓。周瑜曾經做過春谷(南陵)長, 小喬死後葬在南陵, 也就有了依據, 為世人所公認。

小喬墓(岳陽)

小喬墓, 又名二喬墓, 岳陽市岳陽樓北面。據光緒《巴陵縣誌》引明《一統志》載:“三國吳二喬墓, 在府治北。吳孫策攻皖, 得喬公二女, 自納大喬, 而以小喬歸周瑜, 後卒葬於此。”又引《戊申志》載“墓在今廣豐倉內。或小喬從周瑜鎮巴丘, 死葬蔫。大喬不應此。”《巴陵縣誌》又載“瑜所鎮巴陵在廬陵郡, 非今巴丘。”又裴松之註解《三國志》稱:“瑜留鎮之巴丘, 為廬陵郡巴丘縣(今江西省境內), 瑜病卒之巴陵, 為晉荊州長沙郡巴陵縣(即今岳陽市)。”孰是孰非, 尚待考證。

20160309

長阪坡

長阪坡, 即三國古戰場長阪坡, 位於今湖北省宜昌市縣級市當陽市中心城區的長阪坡古遺址, 乃三國時代趙子龍宣威之地。這裏荊山餘脈, 東支南下所形成的岡嶺地帶, 古曰"當陽長阪", 或曰"當陽阪"。古時此地濱臨雲夢澤, 雖後來湖面沉積為陸, 但至東漢末仍多澇地、水網縱橫。所以長阪坡自古以來為我國南北交通幹線必經之地, 古三國時長阪坡之戰發生於此。

20160308

張遼墓(逍遙津)

張遼墓位於安徽省合肥市逍遙津公園內湖中島上, 為衣冠塚, 現存墓塚, 張遼陳列館、逍遙閣和渡津橋。合肥市委、市政府已對逍遙津公園進行全面改造, 建設張遼墓(在西園), 包括建碑亭、墓丘、亭廊、三國故事甌塑, 更換銅質張遼塑像, 使張遼墓景點成為一個完整的系列, 提高景點的三國文化內涵, 整治公園環境等。

20160227

漢桑城

漢桑城, 一座世界上最小而又最奇特的城, 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城中心。城內上有一株枯枝蒼勁、霜皮虯柯的桑樹, 距今約1800餘年, 乃三國時關羽手植, 雖主幹已枯, 然根生幼桑, 歷數代不衰, 仍枝繁葉茂。至明代, 當地官府在樹外圍以磚垣, 城圍11, 4, 直徑3.5, 面積十多平方米, 青磚砌築, 上有土垛, 狀若城牆, 名曰漢桑城

20160223

鍾繇、鍾會墓

鍾繇、鍾會墓位於河南省長葛市增福廟鄉田莊村南邊的鍾氏墓園。有記載墓曾於晉時被盜:翼先來書惡, 晉太康中有人於許下破鍾繇墓, 遂得《筆勢論》, 翼讀之, 依此法學書, 名遂大振。鍾繇工于書法, 尤精小楷, 開創了由隸書到楷書的新貌, 後人稱之為楷書鼻祖, 與晉代王羲之並稱鍾王

20160218

鄧艾父子墓(劍閣)

位於四川劍閣縣城北鎮以北10公里北廟鄉孤玉山南麓, 鄧艾父子被誣陷謀反在此殺害。其墓外表系高2.6, 長寬各7.4米的土堆, 邊緣用塊石壘砌。土堆下是青石修造的石墓, 由於年久失修和人為破壞, 墓道已垮塌不清, 墓碑書魏征西將軍鄧艾墓 距鄧艾墓右側50米處是鄧艾廟, 又稱彰順王廟(彰順王是五代前蜀王建天漢元年給鄧艾追封的諡號), 其廟始建于唐以前, 規模宏大, 歷代不斷擴建維修。今僅存正殿, 用作北廟鄉小學學生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