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荊州古城牆

荊州古城牆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是一座體現明清時期漢族建築風格的大型防禦設施。荊州城牆是中國現存的四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牆之一, 也是保存最為完好的南方城牆。現存明清重建城牆東西長3.75公里, 南北寬1.2公里, 面積4.5平方公里, 城牆周長10.28公里, 9米。城牆現有九座城門(六座老城門、三座新門), 2座門樓。
另外, 公安門位於古城墻東南角, 又稱小東門, 是古城唯一的水門。如今水門碼頭雖早已失去它的功用, 但碼頭之上的青石護岸欄杆, 上下碼頭的石階仍清晰可辨。公元210, 立營公安縣的劉備, 從接替周瑜執掌帥印的魯肅手中僥幸借得荊州, 並派關羽鎮守, 他自己仍紮營公安。以後劉備每由公安來荊州視察防務, 都經水路, 由小東門碼頭登岸入城。為紀念這段難忘的曆史, 後人遂用劉備駐守之地的公安代稱小東門。年深日久, 小東門稱謂淡化, 公安門便成了慣稱。

據《後漢書•地理志》記載, 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史, 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 19983, 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時期的磚城;兩晉、三國時期的土城。疊壓在現城牆10米以下的五代磚城的發現, 使荊州城磚城的修造歷史從始於明代的普遍認同, 又上溯了400多年。這次考古發掘還證實:從三國時代起, 荊州古城牆沒有發生過大的變遷, 移位距離僅在50米左右範圍內, 土城牆遠遠早於磚城牆。 20008, 考古工作者在荊州城小北門西側, 發現了一段長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間夯築的石灰糯米漿城牆。此段城牆雖歷經500多年, 至今仍堅如磐石, 世所罕見。

現保存在城垣外側的磚垣建於明初。探溝內土垣自南而北11.3, 為宋代及明初城垣。宋代土垣殘高3.75, 明代土垣建在宋代土垣之上, 殘高4.5米。在宋代土垣與明初磚垣之間, 有寬0.6-0.8米、高7.3 米的宋代碎磚垣遺跡。在探溝中部, 宋與明初土城垣之北為五代城垣, 其頂部與明初土垣基本取平。五代時期兼有磚、土城垣, 五代磚垣下部為保存較好、形體較薄的青磚壘砌, 這些青磚規格不一, 有繩紋長方形磚, 還有楔形磚, 顯係墓磚, 殘高1.1, 五代磚垣上部為磚、土混合夯築, 用磚甚破碎, 殘高4.9米。五代磚垣所倚傍的土械垣上部為五代時期, 殘高約6, 下部為唐代, 殘高約1.9米。在唐代土城垣之下, 發現三國時期土城垣。三國時期土城垣深埋在現荊州城土垣表面8.25, 接近城內地面3.05米之下。其建築用土為灰黑色粘土與黃褐色沙土, 文化層已發掘的厚度為0.8-1.25米。城垣建築方法具有三國時期特徵:逐層夯築, 夯層厚, 夯窩呈圓形, 直徑78厘米, 0.5厘米。探察同時出土了一批東漢至三國時期的文物典型器物。關羽鎮守荊州達十年之久, “蓋先治其城郭, 乃諸侯, 郡守之常政。”(《江陵縣志》)。為了東御孫吳, 北抗曹操, 修築、整治荊州城牆為軍備之首務。

《荊州府志•城池》記述:“今城, 楚船官地, 春秋之渚宮。秦既拔郢, 置南郡。漢因之, 三國初屬蜀漢舊城, 關某所築, 某北攻曹仁, 呂蒙襲而據之。”又據《水經註》雲:“縣曰江陵。舊城, 關羽所築。”又《輿地廣記》述:“故城在縣東南, 有渚宮。今郡城晉桓溫所築。”故城應為關羽所築之城, 在舊城東南, 舊城, 應為秦漢舊城, 位於城西北。

《江陵縣志》雲:“晉永和元年(公元345), 桓溫督荊州, 鎮夏口, 八年還江陵, 始大營城櫓”。考古資料證實, 在五代城垣之下, 疊壓著高1.6-1.7, 6.5米的東晉至隋唐時期的夯土城垣, 證實了文獻記載的真實性。桓溫所營築, 實際是將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包括為一, 但並不是將關羽之前的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簡單相連, 兩城既呈東、西錯落, 桓溫營築時, 勢必進行補綴, 即史籍所謂在平面上的“增修之”, 在立面上的“增修之”, 則是加高培厚城垣。桓溫所築之城比故二城的面積略大, 更比現荊州城大。兩城相接後, 其間城垣並未拆除, 因而在城中形成隔牆。晉元興二年(公元403), 桓溫之子桓玄謀據荊州, 篡位稱帝, 建國號曰楚, 改年號曰永始。翌年被誅殺於城西枚回洲。齊永元三年(公元501), 蕭寶融即位於荊州城, 是為和帝。梁承聖元年(公元552), 蕭繹於荊州稱帝建都。侯景之亂時, 繹嘗於城外鬧回七十里, 樹木為柵, 掘塹三重而守之。繹在城內建有著名園林“湘東苑”和圖書館“東閣竹殿”。公元555, 西魏劃荊州城為東、西二城, 自是利用已有的城中隔牆而分。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8), 梁後膏蕭銑稱梁帝, 都江陵。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16), 號荊州城為“南都”, 並增置永平軍, 以加強武備。至唐代, 荊州城中隔牆始清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