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7

管公屯

在遼寧省海城北的新臺子村, 離村1.5公里處有處管公屯遺址。
管寧, 字幼安, 春秋時代的賢相管仲之後, 青州朱虛(今山東臨朐縣)人, 自幼好學, 飽讀經書, 不慕名利, 乃中原名士。為了躲避中原戰亂, 管寧帶領族人乘船渡海, 逃往當時相對穩定的遼東。此時, 正行至海城西北鄉下。管甯見梁水橫陳, 地域遼闊, 水土不錯, 宜於開荒耕種, 加之日暮時分, 路途坎坷, 便在就近選中了一個地方, 因崖結廬, 鑿丘為室, 立戶開莊。中原避難者聞管寧大名, 亦紛紛來此聚居, 未及一年, 梁水河畔就建起了一個村莊, 村名也就順理成章地叫做了管公屯(現名新臺子村)。後來, 村裏結塢自保, 管寧被村民推為塢主, 並在村子四周建起塢堡, 這便是管寧城的前身。

提起管寧的大名, 早在他來遼東之前早已蜚聲天下, 他天姿聰穎, 習無不精, 見賢思齊, 學貴專一, 曾與後來成為曹魏重臣的好友華歆同窗就讀。 一日, 兩人在園中刨地種菜, 管寧看見地裏有一塊金子, 視同瓦石一樣刨掉, 毫不動心。華歆見了, 拾起看了看才扔掉, 臉上顯出惋惜的神情。管寧見狀, 心中不悅。又一天, 兩人同席讀書, 一位高官身著麗服, 乘坐高篷錦車從門前經過, 管寧視而不見, 照讀如故。華歆聽到車響心不在焉, 見車過門, 便扔下書本跑出去觀看, 羡慕之情溢於言表。車馬過去之後, 華歆回到屋裏, 管寧拿了一把刀子, 將兩人同坐的席子從中間割開, 說:“貪金慕高官者, 不配再做我的朋友”!這便是“管寧割席”的故事。

聞聽管寧來到遼東, 太守公孫度心中大喜, 欲予重用。於是, 親自接見管寧, 為其安置館舍, 賞賜錢物, 並向管甯請教治國平天下之計。管寧一生淡泊清高, 不想出仕為官, 所以, 會晤期間出語皆儒家經典、道德仁義, 絕口不及世事, 使公孫度不得要領。無奈, 公孫度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位高士大儒返回管公屯, 過他自己閑雲野鶴般的隱居生活了。管寧獨行君子的高潔操守可謂登峰造極, “十征不仕”傳為美談。後來管寧離開管公屯回到齊魯老家, 魏文帝下詔封為太中大夫, 管寧固辭不受。魏明帝也多次征招, 華歆、王朗、陳群等朝中大臣更是反復推薦, 管寧一律推辭, 到死也沒有答應入朝為官。管寧躬耕田野, 並設私學培養人才。他喜歡戴白冠以示潔操, 百姓敬他德才兼備, 也爭相仿效, 一時, “遼東白帽竟被傳為佳話。唐朝著名詩人杜甫在《嚴中丞杜駕見過》中寫道:川著東西瞻使節, 地分南北任流萍。扁舟不獨如張翰, 白帽還應似管寧。南宋愛國英雄文天祥在《正氣歌》裏也有或為遼東帽, 清操厲冰雪詩句, 均是讚美管寧以自勵之詞。

管寧在管公屯期間致力於重教興文, 設館講學, “講《詩》、《書》, 陳俎豆(禮儀), 飾威儀, 明禮讓, 民化其德”, 將中原文明的精神聖火傳入塞外荒原。《高士管寧》一書雲:管甯居遼東時, 與邴原同邑讀書講學, 一時蜂湧雲集, 書生滿遼郡。《東北地方教育史》亦雲:“管寧、王烈、邴原、國淵, 開東北私人講學之先河, 時私人講學盛況幾不亞于中原, 為後來遼地湧現的“六藝”大家作出重大貢獻”。管甯、邴原與王烈來到遼東後, 致力於將中原儒學文化及學術風尚在遼東闡揚, 奠定了遼東正統儒家文化的基礎, 後來被人們譽為“遼東三傑”。管寧讀書講學時常坐一木榻, 古人所謂坐是指雙膝跪地, “其榻上當膝處皆破”, 就是說木榻被雙膝跪穿了。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有詩曰:“不比遼東木榻穿, 那能形毀尚神全”, 以此來高度讚揚管寧的治學精神。

管寧避亂海城, 時刻不忘家鄉父老, 每動鄉思, 便登上城西角樓, 向家鄉方向遠眺。後來, 人們為紀念他, 便名此樓為管寧樓”, 將其居住的屯子也名為管公屯。角樓雖早已被毀, 屯亦被並, 但管寧視金如石割席分坐拒官不受喜戴白帽等故事卻一直在民間流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