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6

七門堰

七門堰, 故址位於江淮腹地, 舒城縣西南七門山下, 距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它是漢朝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七門堰不僅具有歷史悠久、工程浩繁的特點, 而且在水利科學上也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


根據《漢書》記載, 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 劉邦封其伯兄子劉信羹頡侯, 食邑于舒。劉信視舒城水源出於西山之峻嶺, 勢若建瓴”, “於七門嶺下, 阻河築堰, 曰七門。開渠建閘, 引河流東北, 載之平陸, 條分支貫, 灌田八萬餘畝。同時, 他還在七門嶺之東(即七門堰灌區下方), 修築了烏羊堰灌田一萬餘畝。曹責堰灌田兩萬餘畝。以上就是所謂七門三堰

東漢末年, 曹操實行屯田, 派劉馥為揚州刺史(注:不是現在江蘇的揚州), “守淮南, 大開稻田, ”當時, 七門堰因為年久失修, 水利幾乎全廢。劉馥循漢羹頡侯故跡, ”“修築斷龍舒水, 灌田千五百頃。《三國志·魏劉馥傳》:廣屯田, 興治芍陂七門吳塘諸堰, 以溉稻田, 官民有蓄。這裏的七門指的就是七門堰水利工程。

歷史上第三次大規模興治七門堰水利的是在明代宣德年間(1426)。縣令劉顯, “事課農桑, 增開水利, ”他除對七門堰水利工程進行了細增疏導、擴大了灌溉面積外, 定引水例, 董以堰長”, 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所以舒地世世代代, “蒙受其利, 不忘其恩, ”曾於七門堰口建三劉祠”, 刻石立碑, 賦詩作記, 以為紀念。

儘管如此, 但二千多年來, 七門堰的水利是時興時廢, 歷盡滄桑, 尤其是到了近代, 由於長期戰亂, 加之反動當局的橫徵暴斂, 地主大戶的強取豪奪, 七門堰的水利日趨凋敝, 待到解放前夕, 已經是摧毀殆盡。1958, 七門堰上游的龍河口水庫建成, 蓄水八億立方米, 併入了世界著名的淠史杭灌區, 七門堰則與龍河口水庫的杭北幹渠相溝通, 從此納入杭沛幹渠配套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七門堰的遺址作為歷史古跡保留在大地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