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7

吳塘堰

潛山吳塘, 亦名吳塘堰或吳塘陂, 是一座水利工程。該堰坐落於潛水上游野寨南岸濟渡處, 北岸正對安徽省示範中學野寨中學, 距離天柱山麓潛山縣城約10公里。


史料記載, 魏公曹操於建安年間佔領江北, 命廬江太守朱光駐皖城(今潛山)屯田, 將揚州刺史劉馥所修的潛水堰進行擴建, “以灌稻田。建安十九年(二一四), 呂蒙向孫權建議, “皖地肥美”, “其山深秀而穎厚, 其川迤邐而盪譎”, 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欲取中原非奪之不可。孫權趁著連夜大雨曹軍不備, 一舉攻下皖城, 俘獲太守朱光、參軍董和。吳軍進駐皖城後, 整修潛水堰, 遂將其改名吳塘堰, “民德之。自後吳塘堰幾易閘址堤線。其間千餘年, 不乏清官賢守, 親率其民鑿河”, 或募捐建閘。清嘉慶十三年(1808), 吳塘堰土壩被洪水沖潰數百丈, 地方官奏報皇上, 請借幣修理。仁宗皇帝諭批借庫銀五千兩, 使吳塘工歸實在”, “以資鞏固”, 並分五年將所借之款攤徵歸還。這次潰口, 皇帝親批借款督築, 但未成其事, 仍放淌十三年。十三年後, 潛山知事常景周集夫修築得固, 安全受益百餘年。


1958, 政府將吳塘閘再次遷到山邊, 擴建成高二點二五米, 寬一點五米雙孔漿砌石拱閘, 閘外又建成近二百米的攔河堤, 改善引水條件。 1959, 為解決下游痘姆、古井、王河、梅城等鄉鎮兩萬畝農田水源, 又投入資金, 發動民工, 沿山邊開挖出一條長三十公里的干渠, 既灌溉又洩洪。灌區面積近三萬畝, 取名五豐河, 寓意五穀豐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