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0

嚴顏墓(巴中)

嚴顏死後葬于何處, 史無記載, 但巴蜀地區卻有三處嚴顏墓, 一在忠縣, 一在蓬安, 一在巴中。考一人三墓之曆史文化成因, 一是歷史地名的混淆, 二是地方主義的體現, 三是表彰忠義的需要和推助。但三墓孰真孰偽, 則無由考定。
嚴顏, 漢末劉璋之部將, 三國時劉備克蜀仍封嚴為郡太守, 其間屢建奇功, 世人稱頌, 各地曾修廟建祠以頌之盛德, 巴州也如此操作。據《四川通志》載:漢將軍嚴顏墓, 在城西門外, 舊有廟在墓後。道光九年知州陸成本又在墓前修殿, 刻石像以祀之。

巴中嚴顏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城西門。
   巴中之有嚴顏廟或始于唐代。地方誌書皆持唐建之說, 如道光《保寧府志》卷12, “嚴公祠在舊西門內, 唐時建, 現在城外。現存文獻中最先持唐建說者仍然是王象之, 其《輿地紀勝》卷187《碑記》云:《唐嚴將軍廟記》, “廟在(巴州)城西門內, 碑在本廟, 唐正元元年韋曾為廟記。正元元年即貞元元年(780), 乃避宋仁宗諱。另據陳思《寶刻叢編》卷18, 唐朝兩度建立巴郡太守嚴顏廟碑。第一次是德宗貞元十二年(796), 碑文由韋曾撰寫。這在時間上與王象之記載不一致;第二次是天複五年十月十五日, 碑文由馮某撰寫, 蒲君宰正書。時間亦有疑, 天複為昭宗年號, 只有四年(901—904)。這就是說, 關於唐代創修嚴將軍廟, 文獻記載與石刻資料不一, 而且皆是宋朝以後的追述。因而, “唐建說還有待進一步確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無論兩次建廟立碑是否屬實, 所立之碑皆為廟碑, 並非墓碑。
   
巴州作為今巴中之歷史名稱始於北魏延昌三年(514), 但南北朝時, 巴嶺之南或為不置郡縣的群獠散居之所, 或是叛服不常的北南交爭之地。直到唐朝, 巴州作為今巴中的固定稱謂才穩定下來。巴中之嚴顏廟正是在巴州稱謂穩定以後才出現的。如果說巴中之嚴顏祠出現在唐代尚有疑問的話, 那麼在宋朝則是確鑿無疑的。宋朝巴州嚴顏祠稱作英惠侯義濟廟。據宣和六年(1124)巴州通判宗澤撰寫的《重修英惠侯義濟廟記》, 巴州百姓祀嚴顏甚謹, “沒千有餘載, 巴人事之如存, ”“凡過其門, 無老壯賢不肖, 必以手加頂, 至於再三, 如神真在其上, 以至雨嚦之愆、疾病之苦, 率詣祠禱之, 無或不驗。地方官多次把這些情況奏報朝廷。宋廷順乎民情, 賜其廟額為義濟”, 加封爵號為英惠。把巴州對嚴顏的崇祀由民間信仰變成了國家典祀。同時, 巴州地方官員捐俸錢完成了對巴州嚴將軍祠的修繕工作, 宗澤為之作記(《宗忠簡集》卷3)。此本為祠記, 記文中也無只詞提及嚴顏墓。或唐宋巴州本無嚴顏墓。
 巴州有嚴顏墓或始於明朝。據道光《保寧府志》卷14, “漢嚴顏墓在新西門外”, 按語云, “舊通志在忠州, 蓋東坡詩注為證, 不知東坡所題乃表裏碑, 非墓碑也。肯定嚴顏墓在巴州, 故里在忠州, 且云, 臨江人。民國《巴中縣誌》明確祠、墓位置說:嚴公祠在縣城新西門外正街, 墓後有廟。現存地方誌書證明, 嚴顏墓出現在明末。正德九年(1514), 知巴州張應奎上奏朝廷, 請崇祀嚴顏。崇楨十五年(1642), 知州業可緒修墓立碑, 《志》云:其墓碑則崇禎十五年知州業可緒所題也。
   
從乾隆到道光期間, 嚴顏祠數次維修、擴建。乾隆八年(1743), 重修嚴公廟。乾隆二十一年(1756), 知州張元濟上奏朝廷, 請崇祀嚴顏, 並為祠設置了祀田。道光時, 陸成本擔任知州, 對嚴顏祠進行大規模的擴建。主要包括增修前殿, 雕刻石像, 創建配套建築望江樓20世紀人們所看見的嚴公祠, 就是陸成本擴建後的嚴公祠。整個祠廟坐北朝南, 前有戲樓, 後有望江樓, 正殿、塚墓、二殿、後殿縱向次列。正殿與戲樓之間有一小形廣場, 可容納數百人看戲。正殿內, 嚴顏石像端坐在石椅上, 蒼面白須, 身著鎧甲, 外罩紫袍, 左手攬須, 右手撫膝。神台前緣有銅鑄油槽, 盛油數百斤, 晝夜不熄, 時稱萬年燈。六根粗大的石柱矗立殿內, 柱上刻著聯語。正殿後為塚墓, 墓高三米, 周圍用條石砌成八角形。
今嚴顏祠墓已蕩然無存, 其毀壞同其修建一樣有一個過程。1933, 戲樓廂房被改作民居。1950, 正殿內的萬年燈被撤除。1951, 戲樓前面的雙鬥桅杆因街道擴展而被撤走。1955, 正殿被改作打米房, 石像、墓碑被拆毀, 塚墓被夷為平地。據說, 墓移後露出一天井, 井中有一特製油缸。油缸正對面就是墓門, 用石板緊閉。因擔心內有機關而不敢開啟, 遂用土填平天井。祠墓所在現為城西糧店和將軍賓館, 唯有達縣地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嚴顏墓的石碑孤立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