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8

漢桓侯祠

漢桓侯祠 , 俗稱張飛廟, 位於四川省閬中市古城區西街59,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是紀念三國時蜀漢名將張飛的祠廟。 因張飛死後追謚為桓侯, 故名。 唐時叫"張侯祠", 明代稱"雄威廟", 清代以來才叫"桓侯祠"
 張飛 , 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三國風雲人物了:  三國演義 》中劉備義弟, 五虎大將中第二位。 字翼德(史實稱益德,  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 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 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  長坂坡橋頭上一聲吼, 嚇退曹操百萬軍。 葭萌關夜戰馬超, 巴西大戰嚴顏, 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 劉備入川以後官拜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 封西鄉侯。 劉備平定益州後, 派張飛為巴西(今四川閬中)太守, 領軍駐守閬中達七年之久, 為鞏固蜀漢政權, 保護閬中一方平安立下了汗馬功勞。 章武元年(221, 劉備伐吳, 令飛由閬中率軍會師江州(今重慶), 臨行前被帳下張達 、范疆所殺, 死時只有五十五歲。

張飛鎮守閬中達7, 他保境安民, 大敗張郃  張飛死後謚為桓侯, 葬於閬中, “鄉人慕其忠勇, 於墓前建闕立廟, 以禮祀之。歷時一千七百餘年。 
張飛死後即建起桓侯祠 , 雖遭兵火毀壞, 但累毀累建, “土宇幾更, 墓田如故 明代典膳黎重, 在墓塚四周築圍牆47丈。 此後還有多次續修。 現在的桓侯祠為明清時重建的多重四合院式古建築群, 佔地10餘畝, 由山門、敵萬樓、左右牌坊、東西廂房、大殿、後殿、墓亭、墓塚組成, 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 為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桓侯祠佈局嚴謹, 構造別緻, 既有雄偉壯觀的氣勢, 又幽雅精美, 是一處重要的三國文化遺跡, 遊客絡繹不絕。現存祠廟為明清重建的一組四合庭院式的建築物。 由大門、敵萬樓、牌坊、大殿、後殿、廂房和墓塚等組成, 佔地30餘畝。
大門
漢桓侯祠主體建築均沿中軸線佈局。 大門為明代建築, 大門正中簷下懸掛著名書法家趙樸初補書的漢桓侯祠大匾, 內塑張飛戰馬, 左右兩邊分立北宋文學家曾鞏 《桓侯廟記》和清總督常明的《漢張桓侯祠》石碑, 門前一對威武的石獅, 肅穆莊嚴。據說原來是明萬曆四十年(1612)鑄造的鐵獅一對, 抗日戰爭中日本飛機轟炸閬中時被彈片擊傷, “文化大革命中被毀, 今以石獅代替。
敵萬樓
跨進大門, 立於眼前的是明代所建敵萬樓, 樓高10餘米, 重簷歇山式屋頂, 四瓣鑲成的梅花方形柱, 翹角連雲, 氣勢不凡, 構造精緻, 別具匠心。 簷下巨大匾額上楷書靈庥舄奕萬夫莫敵虎臣良牧, 正映照了《三國志》中對張飛 “稱萬人之敵, 為世虎臣的評價, 表明此樓是為紀念張飛有力敵萬夫之勇而建的創意。 樓左、右兩邊木牌坊一座與廂房相連, 明間簷下斗拱疊磊, 構造精巧, 次間分別鑲嵌著明成化年間知府李直的《桓侯靈異記》和《車騎將軍張桓侯祠 》石碑兩通。在道光22年(18425月題寫的靈庥舄奕這四個字很有意思, 據說很多人不知道, 庥:音xiū, 有保護、庇護、保佑、佑護、保衛、衛護和美好、完善的意思。 舄:音xì, 是古時最尊貴的、多為帝王大臣穿的一種重木底鞋, 後泛指鞋。 , yì , 通常解釋為盛大的樣子。 “舄奕兩字連在一起使用, 非常少見, 意思是蟬聯不絕、光曜流行。 總的來說, “靈庥舄奕就是神靈佑護, 光曜不絕”, 或者說是深仁厚澤, 綿延不絕
木牌坊
敵萬樓左右各有木牌坊一座。
大殿
穿過敵萬樓後三十多米的小廣場, 面闊五間、寬22米的大殿矗立在兩米高的石砌台基之上, 氣勢雄偉。 據說這座大殿始建於蜀漢, 清道光22年重建, 是祭拜張飛的主要殿堂。中間五級踏道直上大殿, ​​道兩側和明階前的石欄, 雕刻著形態各異的石獅、花卉、走獸圖案, 裝飾古樸典雅。 殿內正中塑有二米多高的張飛文像, 這是清嘉慶年間追封張飛為桓侯大帝的冠冕座像。 張飛頭戴冕旒, 手捧玉笏, 端坐於神龕之內, 豎眉瞠目, 不怒而威。 塑像兩邊是長子張苞執蛇矛, 功曹馬齊捧丹書。 左右兩壁是岳飛草書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 將大殿烘托出一派威嚴而儒雅的氣氛。 大殿左有《重修廟記》古碑, 右有張飛大敗張郃後的立馬銘:漢將軍飛, 率精兵萬人大破賊首張都於八蒙, 立馬勒銘。 據說是張飛親筆書寫, 果如此, 張飛還是一位造詣頗深的書法家呢。
大殿後有廊道與後殿、墓亭相連, 兩側百年丹桂、魚池與後殿室內書畫相映, 寧靜幽雅, 墓亭前兩根浮雕雲龍石柱, 工藝精湛。 亭柱一副對聯:隨先主逐鹿中原, 北征南戰, 地只西川稱帝業;剩殘軀付諸荒塚, 春去冬來, 人猶千古吊忠魂。 上聯寫張飛追隨劉備一生征戰, 但實現統一全國的壯志未酬, 英魂仍存遺憾。 下聯說他死後, 此墓雖只埋了無頭之軀, 但人們紀念其忠勇的情懷千古不衰。 無頭之軀有一個民間傳說, 據說張飛被殺後, 兇手笵疆、 張達二人割下頭顱, 想拿到東吳獻給孫權 , 作為進身之階, 他們乘船順長江東下時聽說孫權正向劉備求和, 二人驚惶無措就把張飛的頭拋入江中, 浮到雲陽地界被一位漁翁撈起, 葬在雲陽鳳凰山麓。 這就是張飛頭葬雲陽, 身葬閬中的悲壯故事。
廂房
桓侯祠左右各有廂房10餘間, 均配以雕花隔扇門, 左廂房為雕塑廳, 內有張飛生前重要事蹟的六組塑像。 “ 桃園結義鞭督郵古城會“ 當陽橋 ”義釋嚴顏戰馬超立馬勒銘虎臣良牧等大型群雕, 是張飛生平業績的再現。 祠內現存碑匾24通、名聯多副, 多系名家所書, 其中有果親王、李國英、熊克武、張愛萍、趙樸初、流沙河等名人手筆。 從桓侯祠初建時算起, 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 右廂房為閬中出土文物陳列室, 陳列著1000多件珍貴的歷史文物。
後殿為墓亭, 亭內起一石券, 內塑雄壯威猛的張飛武官像, 真是豹頭環眼, 燕頜虎鬚的猛張飛。 張飛武像原為明永樂年間鐵鑄, 1.65, “文化大革命中被毀, 今為泥塑。 兩側塑有張達 、范疆跪像。
張飛墓
張飛武官像後有桓侯神道碑與張飛墓相接, 墓坐北向南, 呈橢圓形, 東西寬25, 南北長42, 封土堆高8, 塚上林木蔥籠, 古樹參天。 據說, 墓上所有的樹木都沒有主幹, 連柏樹都沒有, 很奇怪的現象。 墓左後側為兩千多平方米的園林, 園內花草繁盛, 竹木成蔭。
桓侯祠左右各有廂房10多間, 均配以雕花隔扇門, 這些廂房是文物展覽室和群塑廳。文物展出有1000多件。 西廂房叫大義千古館, 介紹張飛生平及其家族歷史, 並有桃園結義塑像。
東廂房叫靈庥舄奕館, 配有鞭督郵古城會當陽橋義釋嚴顏戰馬超立馬勒銘虎臣良牧等大型群雕, 展示張飛生平業績。祠內還有眾多的歷代名人碑刻匾聯, 陳列有武后銅鐘等1000餘件歷史文物, 展示了閬中幾千年厚重的文化積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