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7

劉備惠陵

劉備墓史稱惠陵。
目前普遍認為惠陵在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內之正殿 (劉備殿)西側。史載,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 劉備病死永安宮(在今重慶奉節縣城), 五月梓宮還成都, 八月葬惠陵。後主從諸葛亮之意, 先後將甘、吳兩位夫人合葬于此。

墓拔地而起, 呈圓堆形, 12, 周長180, 占地3, 形若小丘。塋上樹木參差, 綠草茵茵, 墓邊古柏森森。四周圍牆環繞, 萬竿修竹, 枝葉婆婆, 寂靜清幽。陵墓建築, 由照壁、柵欄門、神道、寢殿等組成, 排列在南北向的中軸線上, 自成一體:照壁長10, 5, 正中鑲嵌菱形石雕, 上刻環繞雙龍戲珠, 與四角石雕蝙蝠相映成趣。柵欄門寬12, 進深7, 三開間, 正中懸掛漢昭烈陵匾額。神道兩旁翠柏綠樹參差錯落。寢殿面闊11, 進深8, 建于高0.4米之台基上。左右兩壁嵌有石碑3, 是後人為惠陵留下的題記。殿內正中置明代鑄造的三足大鐵鼎一個, 造型古樸, 鼓腹雙耳, 紋飾繁複, 口徑0.7, 1.24米。
寢殿之後, 矗立著闕坊建築(清康熙七年1668年建)。闕坊正中鑲嵌墓碑一通, 弧形碑帽上雕刻雙龍搶寶彩繪浮雕圖案。碑身正中陰刻楷體漢昭烈皇帝之陵七大字, 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

劉備攻打吳國失敗後, 退到了白帝城。於西元223年死於四川奉節永安宮, 根據大量的史料證明已沒有爭議了, 學術界也達成了共識, 但死後是否就地下葬或者運往成都?主要有三種說法。

葬於成都
劉備死後, 2235, 諸葛亮扶靈柩回成都, 8月下葬。後與吳夫人合葬于惠陵(今武侯祠內)。有人根據史料的記載推測, 認為劉備的墓葬就在成都武侯祠。因為上述的史料來源於陳壽的《三國志》, 陳壽是蜀漢的觀閣令史(從事文獻檔案管理工作), 在蜀漢生活了30多年, 他必定知道劉備的葬處。而《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蜀漢的觀閣令史(從事文獻檔案管理工作), 在蜀漢生活了30多年, 他的記載應該有權威性。
在今天的武侯祠內確實還有劉備墓的建築。過去雜草叢生的墓地被泥土夯築得更高了墓上種滿了小小的翠柏, 墓地周圍也被青石條圍護了I米多高.顯得尊貴, 有皇家氣派。武侯祠博物館的人在一次植樹時, 意外地在劉備墓的封土邊緣挖掘的樹坑中發現了許多蜀漢時期的磚。這些磚位於劉備基的土封土邊緣約30百釐米的深處。磚的顏色與泥土近似, 但質地很堅硬, 磚的一側長邊上鏤刻著花紋, 與成都平原常見的東漢磚非常近似, 是當時專為修建墓室燒制的。這些也都從側面證明了《三國志》等歷史文獻中關於惠陵與劉備墓在成都的記載的可靠性。

葬於奉節
郭沫若1961年在奉節考察時認為:劉備死在氣溫極高的夏天, 當時交通很不方便, 從奉節到成都逆水而上至少也要30多天時間, 以當時的技術條件, 屍體肯定會腐壞。因此他認為, 劉備墓在奉節的可能性比較大。南宋學士任淵所作《重修先主廟記》中也說, 成都惠陵只是弓劍墓, 不是真墓。
劉備病死奉節於農曆的四月, 對於四川來說, 這是烈口炎炎、氣溫極高的夏天。當時的交通很不方便, 從白帝城(今天奉節)到成都全是逆行而上的水路和崎嶇的山路, 僅單行也得需要30多天時間。如果花這麼長的時間把劉備的屍體運到成都.按當時的屍體保持技術, 要使屍體不會腐爛是完全不可能的。就當時的情形看, 將劉備埋在奉節是一個理想做法, 但丞相諸葛亮和後主劉禪都不可能作這個決定。那麼, 只有一種可能, 那就是劉備自己下遺詔。分析家認為, 甘夫人是劉備最鍾愛的女人, 甘夫人早逝, 死時才22, 初葬于南郡(今湖北江陵縣北)。西元222, 追諡皇思夫人”, 遷葬於奉節, 後被追諡為昭烈皇后。《夔州府志》記載也為劉備墓在奉節提供了佐證, 目前有4種版本的劉氏家譜均記載劉備葬於夔州府後花園, 明代《夔州府志》也曾這樣記載:昭烈之陵依依, 甘後之墓匿匿。劉備和甘夫人感情甚篤, 從劉備的性格和當時的心境來看, 他極有可能留下和甘夫人合葬的遺詔。而今, 甘夫人墓在老城原夔州賓館地下似乎已無爭議。但這, 僅僅只是猜測而已, 要在奉節找到劉備墓, 應該是件很困難的事, 可能只是在某一座山上。

葬于四川彭山的蓮花壩
彭山牧馬鄉的蓮花村自古就有皇墳的傳說, 據《彭山縣誌》記載:治北四十裏蓮花壩有皇陵, 並傳蓮花壩有皇莊。墓依山勢, 封土呈覆鬥形, 傳此為劉備墳。這裏的皇墳被周圍9座小山丘環抱著, 當地人稱為蓮花的9片花瓣, 而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墓(皇墳”)正處在中心, 被稱為蓮心。站在皇墳頂端, 9座間距不遠的小山丘盡收眼底。古代風水先生還把這一帶叫做九龍回頭望。這種九龍回頭望只有封建時期的帝王才能享用。有專家便認為, 劉備葬在彭山牧馬鄉蓮花村的可能性也極大。因為劉備是一名亂世之皇, 為了防止盜墓, 他出殯時是數路同時進行, 以迷惑他人。附近的農民說, 他們村裏有 80%的人家都姓劉, 且一代傳一代, 都說皇墳裏躺著的是劉備。其次, 成都到彭山僅需半天時間, 水路交通十分發達, 加之牧馬山又是劉備的養馬場, 劉備手下的文武百官中有四名心腹是彭山人。因此劉備很可能就葬在距成都半日馬步的蓮花村。
被村民挖出來的墓磚四處散落, 隨處可見。墓頂側, 有幾個六、七米的盜洞, 這些可能都是盜墓賊光顧後的痕跡。沿著洞口往下觀察, 全是由石灰、黃泥和這種灌縣石等混合物夯築而成。靠近皇墳的地方還曾發現一塊數十噸重的灌縣石。這座皇墳總面積達100多畝, 由於墓建築中混合有石灰, 所以在皇墳的半山腰以上, 竟然看不到螞蟻蚊蟲之類的東西。但在當時的條件下, 哪來那麼多本地沒有的黃泥?那麼巨大的石頭又是怎樣從數百里之外的地方運到蓮花村的?劉備的屍體運到蓮花村就不會腐爛嗎?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劉備到底身葬何處?只有通過考古發掘才能證實, 所以這個問題還是一個沒有答案的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