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6

正始三體石經

《三體石經》刻於公元241年(三國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 原立於魏都洛陽南郊太學講堂西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體寫刻, 故名。石經刻有《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 是繼東漢《熹平石經》後建立的第二部石經。

曹魏在洛陽立國後, 太學再度繁榮起來。曹芳繼承皇位後, 決心整理《熹平石經》碑石, 並刻經石作為補充。於是就有了從正始二年(公元241年)開始刻製的《正始石經》。三體石經刻成後, 與漢熹平石經並立於洛陽太學。自311年永嘉之亂始, 王彌、劉聰陷洛陽, 焚毀二學(《晉書王彌傳》), 石經應已有所損毀。從《魏書馮熙傳》所記洛陽雖經破亂, 而舊三字石經宛然猶在, 至熙與常伯相繼為州, 廢毀分用, 大至頹落。知北魏石經已被嚴重損毀, 地方官建寺缺乏石料, 便就地取材, 用了部分石經的石碑, 其他也七零八落地分散了。537年(東魏孝靜帝四年)八月, 移洛陽漢魏石經於鄴, 但運至今孟州市境內時, 遭遇塌堤, 近半石經掉入黃河, 運到鄴城時, 《漢魏石經》只剩下52塊了。579年(北周大像元年)二月, 又自鄴還涉洛陽。586年(隋開皇六年), 又自鄴京載入長安, 置於秘書內省。後唐代魏徵予以收聚, 十不存一。目前, 國內所有《正始石經》殘碑存留的文字也不過2500餘字。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 洛陽白馬寺村南龍虎灘發現《尚書君奭》篇殘石110, 古文佔36, 初歸丁樹禎, 後歸周進。192212月間, 洛陽城東南三十里朱圪塔村發現一塊至今最大的殘石, 正面存《尚書無逸》、《君奭》234, 背面存《春秋》僖公等部分32, 他們與《君奭》篇正好與龍虎灘所出相銜接, 估計因為原石大, 因盜賣者嫌運轉不便, 將其鑿為2, 現一半存河南博物院, 一半存中國國家博物館, 1771, 古文約580, 後又出有《尚書多士》和《春秋僖公九年》殘石, 229, 古文佔76字。此外還有一百多塊碎石, 小者12, 大者40餘字, 散落在各收藏家手中, 字數無法統計。1945, 西安市許土廟街(為唐時中書內省舊址)首次發現三體石經《尚書康誥》殘石一片, 僅表刻, 無背刻, 35, 其中古文佔11字。19576, 在西安市距離上述出土地附近又發現石經殘石一片, 表刻《尚書梓材》篇, 1033, 古文8, 背刻《春秋文公元年二年》經文, 殘存1050, 古文15字。

三體石經的內容, 主要是《尚書》和《春秋經》。《尚書》當即馬融、鄭玄所傳的二十九篇古文尚書。 《春秋經》當即《漢書藝文志》所著錄的十二篇本《春秋石經》, 而不是今文家的十一篇本。另外, 《隸續》所錄三體石經有《左傳桓公七年》9, 《左傳桓公十七年》26字。馬衡認為《隸續》所收《左傳》遺字是試刻, 非正式刻文(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還有《論語》、《急就篇》以及其他出處不明的殘石, 均為只言片語, 可能都是試刻。

三體石經的正式格式是每行二十字, 每字有三體, 直下排列。另有品字式, 古文居上, 篆、隸分列下方。品字式只見於《尚書》開頭的兩篇《堯典》與《皋陶謨》(三體直下式也有此兩篇)。另有古文一體殘石, 古文、篆書二體殘石。 《三體石經》在每一碑面刻有縱橫線條為界格。一字三體直下書刻, 每面約33, 每行60字。每碑行數各不相同。王國維經推算認為最可能是35, 馬衡根據1922年洛陽太學遺址出土的一塊石經, 推斷正始石經應是28碑。


刊刻石經的主要目的是“台省有宗廟太府金墉故事, 太學有石經古文先儒典訓”, 以弘儒訓, 以重儒教。此外, 石經文字有校正文獻內容與文字、書體之功用, 《魏書列傳術藝》載:又建《三字石經》於漢碑之西, 其文蔚炳, 三體复宣。校之《說文》, 篆隸大同, 而古字少異。又《列傳遊明根劉芳》記:昔漢世造三字石經於太學, 學者文字不正, 多往質焉。碑文刻成後, 全國各地學生紛紛前來校拓, 對其時文化的保存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