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5

辟雍碑

辟雍碑全稱“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義再蒞之德隆熙之頌碑”。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東大郊村北。1931年出土於東大郊村北東漢建武五年(29年)所建的西晉太學遺址中, 後立於村內。碑首、碑身以整石鑿。碑名篆書, 正文隸書, 刻於晉咸寧四年(278年), 記述晉武帝司馬炎及皇太子司馬哀親臨太學辟雍視察的事蹟。碑陰刻述, 有太常散騎等行政學官和博士、助教等教職員四百餘人, 晉隸碑文, 字體靈活, 風格獨特。1996年國務院公佈辟雍碑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辟雍碑的碑首與碑身由一大塊青石鑿成, 3.22, 1.10, .030米。碑首兩側刻有浮雕蟠龍圖案, 碑額題:大晉龍興皇帝 三臨辟雍皇太子又再蒞之盛德隆熙之頌”23,字徑8厘米。正文30, 55, 字徑3厘米。用一整石塊鑿成, 碑座非常見的龜形而為宮殿造型, 顯現魏晉時期的碑刻風格。辟雍碑全碑用晉隸書寫成, 刻工細緻, 保存完好。

辟雍碑記載了晉武帝司馬炎及皇太子司馬衷親臨辟雍視察的事蹟, 晉武帝司馬炎在前後4年間, 曾三臨辟雍巡視, 考察學生德行通藝”, 並行賞鼓勵。碑陰刻有行政學官太常、散騎, 教職人員博士、助教、主事、司成, 以及學員的郡籍、姓名等, 多達四百餘人, 這對研究晉代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內容以及學生來源有重要價值, 尤其重要的是它確證了世界教育史上的中國第一。


洛陽太學, 始創於東漢, 太學生最多時有三萬人, 直到西晉, 仍達一萬餘人。該碑對研究我國一千六百多年前晉代教育、對考察學生分佈情況, 是極為珍貴的資料。該碑晉隸書法靈活, 似用改制的扁筆書寫, 這對古代書法藝術的探討, 具有重要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