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6

熹平石經

《熹平石經》刻於東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東漢光和六年(公元183年), 刻成後立於當時的漢魏洛陽城開陽門外洛陽太學所在地(太學遺址在今河南偃師朱家圪牆村)。東漢時期漢靈帝為了維護統治地位, 下令校正儒家經典著作, 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經(《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抄刻成石書, 一共刻了8, 刻成46塊石碑。每塊石碑高3米多, 1米多。太學就是當時的國立大學, 所以人們又稱這部書為《太學石經》。這部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 是用隸書一體寫成, 字體方平正直、中規人矩, 極為有名, 故也稱為《一字石經》。

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建議後, 儒家書籍被奉為經典, 法定為教科書, 設專門博士官講授, 成為判斷是非標準與決策依據。儒學被定為官學, 必須有一部標準本作為評定正誤的依據, 然而, 皇家藏書樓裡的標準本蘭台漆書卻由於腐敗而遭偷改。鑑於此, 蔡邕向漢靈帝提出校正經書、刊刻於石的奏請, 獲許。

漢靈帝熹平四年(175, 議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 得到靈帝許可。於是, 參校諸體文字的經書, 由蔡邕等書石, 鐫刻四十六碑, 立於洛陽城南的開陽門外太學講堂(遺址在今河南偃師朱家圪垱村)前。碑高一丈許, 廣四尺。所刻經書有《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和《公羊傳》、《論語》。除《論語》外, 皆當時學官所立。石經以一家本為主而各有校記, 備列學官所立諸家異同於後。 《易》、《書》、《禮》三經校記不存, 無可考;《詩》用魯詩本, 有齊、韓兩家異字;《公羊傳》用嚴氏本, 有顏氏異字;《論語》用某本, 有盍、毛、包、週諸家異字。共約二十萬零九百一十一字。這對糾正俗儒的穿鑿附會, 臆造別字, 維護文字的統一, 起了積極作用。後漢書記載: 熹平四年, ......, 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 邕乃自書丹於碑, 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於是後儒晚學, 咸取正焉。及碑始立, 其觀視及摹寫者, 車乘日千餘兩, 填塞街陌。 ——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熹平石經》立後不久, 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 董卓燒毀洛陽宮廟, 太學荒廢, 石經始遭破壞。北齊高澄時將石碑從洛陽遷往鄴都, 石碑卻在半路上掉到水里, 運到鄴都的已不到一半。隋朝開皇年間, 又從鄴都運往長安, 但營造司竟用石碑做柱子的基石。至唐貞觀年間, 魏徵去收集殘存石經時, 已幾乎毀壞殆盡。

自宋代以來偶爾有石經殘石出土, 後又陸續在河南洛陽、陝西西安兩地發現一些零碎殘石, 至民國時期在太學舊址時有殘石出土, 達數百餘塊之多, 據統計共8275字。新中國成立後又發掘和收集了600餘字, 總計共有8800多字, 共四十六石。自宋代洪適在《隸釋》中著錄石經拓本以來, 歷代文人學者收集、傳拓石經殘字以校勘經文、研究書法。現這些極為珍貴的殘石分別收藏於西安碑林(491字)、洛陽博物館(24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圖書館等, 還有的已流散到國外, 如日本中村不折氏書道博物館就收藏殘石數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