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7

魯肅墓(武漢)

魯肅墓在湖北省武漢市龜山, 原在龜山南麓, 1955年因建長江大橋而移至山南腰, 此次拆遷, 發現為衣冠塚。建築年代無考。志書僅載清嘉慶年間(1796-1820)漢陽知縣裘行恕重修, 咸豐初毀于兵, 不久重修, 同治六年(1867年)邑人汪立政立石,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知府余肇慶再修。現墓周芳草青青, 林木蒼蒼, 清幽異常。

三國時, 江夏太守劉琦又在龜山之南、鳳栖山以西、月湖港以東築城, 作為江夏郡治, 與東吳孫權部隔江對峙, 劉琦死後, 東吳江夏太守陸渙渡江奪取魯山城, 並在劉琦的的基礎上加修了城堡。據《水經註》記載:“江水又東經魯山南, 古翼際山也, 山上有吳江夏太守陸渙所治城, 蓋取二水之名, 地理志曰, 夏水過郡入江, 故曰江夏也, 舊治安陸, 漢高帝六年置, 吳乃徒此城中”。此城即魯山城。

魯山城城名之由來, 與東吳名將魯肅有關。在周瑜死後, 魯肅屯軍嘉魚陸溪口, 官拜漢昌太守, 後為橫江將軍。建安二十二年(217), 魯肅病逝後, 其子魯淑襲父爵位, 封為昭武將軍, 武昌督, 在夏口統禦兵馬。魯淑為紀念他的父親, 在大別山建造了衣冠塚, 並改大別山為魯山, 所以後來在魯山上建起的軍事城堡稱為魯山城。


據《禹貢》, 龜山原名大別山, 後又稱魯山, 因爲東吳大將魯肅的衣冠塚在此。這名字一直用到明代。明朝的皇帝極其崇奉玄武, 封玄武爲帝。玄武龜形, 時任湖北巡撫的王儉不知是靈感, 還是聽了別人的主意, 將魯山改名龜山, 奏請朝廷, 自然得到批准。於是魯山就稱龜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