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9

虎牢關

有看三國演義的人, 對虎牢關應該不會陌生, 關東聯軍攻董卓, 三英戰呂布便是在此發生, 雖然三國正史上並沒有虎牢關之戰(見「三國一二事」「討董卓未戰虎牢 斬華雄歸功孫堅」), 但後世仍在此建立了不少紀念古蹟。

虎牢關, 屬古成皋縣, 在洛陽以東, 今河南省滎陽市市區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鎮境內, 作為洛陽東邊門戶和重要的關隘。虎牢關之名, 源自西周時期。據《水經注·河水》記載, 周穆王姬滿在圃田澤打獵, 命隨從掠林驚獸時, 忽然看到有老虎在蘆葦叢中遊蕩, “天子將至, 七萃之士高奔戎生捕虎而獻之天子, 命之為柙, 畜之東虢, 是曰虎牢矣。然則虎牢之名, 自此始也。秦以為關, 漢乃縣之。在周穆王柙虎於此之前, 汜水是周武王之弟虢仲的封地, 史稱東虢;因柙虎于此, 方有虎牢之說, 因此得名虎牢關。

虎牢關之名, 並非一成不變, 隨著朝代更替, 屢有變化。自秦代起, 開始在虎牢設立關口:秦代名之為虎牢關, 東漢建武元年置成皋關, 東漢靈帝中平元年設旋門關, 魏、晉為黃馬關, 隋設金堤關;東晉太寧三年趙主石虎諱虎為武, 唐代避高祖李淵祖父諱, 亦改虎為武, 稱虎牢關為武牢關;北宋大中祥符四年, 真宗以虎牢關為玉關之樞會”, “鼎邑之要衝”, 詔改為行慶關;明洪武四年改虎牢關為古崤關;明晚期至清複為虎牢關;因在汜水之西, 有時也被稱為汜水關。 這些關口名字雖然更迭, 但其位置大致就在虎牢之地, 而作為一個地理概念, “虎牢的範圍涵蓋汜水鎮一帶廣泛的地區, 春秋時期也曾在此築虎牢城, 某個時期很可能並非只有一個關口。

虎牢關南連嵩嶽, 北瀕黃河, 山嶺交錯, 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之勢, 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從滎陽汜水鎮西行, 過汜水河, 即為虎牢關。這已是明清時期的虎牢關佈局及殘跡。虎牢關村老村民仍記得這一時期虎牢關的構造:巍然聳立著雄壯的關門、關牆,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關門之西即為三義廟, 是為感念劉、關、張三英戰呂布而建。

文革時, 關門、關牆、三義廟被毀, 三義廟中的古碑則被拉到汜水河鋪橋, 如今殘毀大半, 又被拉回到新修的三義廟旁, 其上刻字模糊, 歷史的記憶含混不清, 唯有三義廟前的一通古碑, 殘留明清時期虎牢關的舊影:這通古碑刻于雍正九年(西元1731年), 高約2, 寬約0.7, 上部已經斷裂, 楷書虎牢關三個大字, 蒼勁有力。這是明清虎牢關僅存的印跡。

目前, 在汜水鎮中建有古戰場文化苑景區。景區內有呂布城、跑馬嶺、飲馬溝、絆馬索、張飛寨、三義廟、呂布點將台、華雄嶺、王莽洞、玉門古渡玄武靈台等景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