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0

天柱山

安慶市潛山縣西部的天柱山, 又名潛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簡稱由此而來)、萬歲山、萬山等。為大別山山脈東延的一個組成部分(或稱餘脈)。一般指潛山縣境內以其主峰天柱峰為中心的山地, 有時也指其主峰。主峰天柱峰海拔為1488.4, 因獨特的自然景觀, 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黃山、九華山、天柱山)。早在漢武帝時就封為南嶽”, 歷代都有人文活動。相傳為漢末方士左慈的修練地, 當有留有不少人文傳說, 建國後開發為風景名勝區, 景區於2011年獲AAAAA級旅遊景區稱號。2011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成為世界地質公園。

天書峰, 在馬祖區, 天柱峰南約6.5公里, 馬祖庵北, 海拔920米。相傳漢方士左慈在天柱山中修道煉丹, 曾在此峰上獲得天書。峰下有左元放石室。

會真崖, 天柱峰南, 相傳此為左慈謁會司命真君處。崖上有雄鸚哥石。

焙藥崖, 天柱峰東南, 良藥坪北, 相傳為漢末左慈焙藥煉丹處。舊志載:潛峰左, 岩徑深邃, 名上煉丹, 昔左慈燒藥於此。至今天晴日朗, 煙霏起林薄間, 蒼翠明滅, 濃淡不常。上有火池,久雨不盈;水池, 久旱不涸。閣部史道鄰(史可法)嘗登此, 嘆為奇絕。焙藥崖邊, 巉岏怪石中有一平台, 今稱此台為焙藥台, 上有池積水, 常年不盈不涸, 氣象有變時, 雲霧則自此生發, 時或裊裊上升, 時或就地擴散, 或濃或淡, 或斷或續, 活像灶火初生或乍熄時的炊煙。潛陽十景中的丹灶蒼煙”, 即指此地此景。古人詠詩記之曰:“仙人煉藥已成丹, 飆車一去何當還。火冷丹爐煙未息, 至今仙跡餘空山。此處崖勢高峻雄渾, 狀如麒麟, 又稱麒麟崖。崖上右有石紋如天門, 左有石紋如裙飄然之仙女, 合稱仙女守天門


天柱山在歷史上被道教、佛教視為寶地。道家把天下名山洞府封為三十六洞天, 七十二福地, 稱天柱山為第十四洞天, 第五十七福地。莊名弼《遊大龍山記》中云:道書所載, 天下有八天柱, 中國有三, 潛其一也。可見天柱山在道家眼裡具有極其重要地位。東漢名道左慈就在此煉丹得道。從南北朝起, 道家先後在天柱山建過五嶽祠、靈仙觀(真源宮)、天祚宮等著名道觀, 其中真源宮曾擁有道房3600多間。佛教的二祖、三祖、四祖, 都曾把此山作為傳授衣缽之所。山間先後建起過山谷寺(三祖寺)、天柱寺、佛光寺等著名佛剎72座。鼎盛的唐宋時期曾有三千道人八百僧之說, 方圓數百里的善男信女, 來此朝仙謁聖者絡繹不絕。宋舒州太守陸修曾吟碧瓦朱欄擁絳霄, 紫雲深繞寶風飄詩句, 狀寫當時殿宇輝煌, 煙雲繚繞的盛況。宋後, 多數寺觀毀於兵火, 或圯於廢棄, 雖有修復, 終不能再現前朝之盛。現山中尚存三祖1, 及第、齊云、上封、護國4, 近年經陸續修整, 佛教活動已恢復正常。千百年來, 眾多名道高僧在此講經傳道, 採藥煉丹, 留下許多奇妙傳說, 給天柱山景勝增添一層神幻色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