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6

陸城

陸城位於宜都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三國時吳軍都督陸遜在此築城拒蜀, 故名陸城。話說曾在陸城有當年吳軍掘井取水的四十八井、練兵的陸遜洲。公元222, 陸遜在此指揮了著名的夷陵之戰”, 火燒蜀軍連營, 以少勝多, 使劉備敗退白帝城。

陸城歷史悠久, 自西漢置夷道縣以來, 除清順治四年(1647)至康熙元年(1662)縣治在長江北岸的白洋外, 陸城鎮一直為縣治所在地。西漢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始置縣制, 名夷道縣, 治今陸城, 隸南郡。東漢建安年(210年)劉備改臨江郡為宜都郡, 宜都含人傑地靈, 宜於建都之意, “宜都之名始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吳國大將陸遜攻占宜都郡。蜀漢章武二年(222年), 蜀大軍攻吳, 吳偏將軍右都督陸遜領兵抗蜀, 於此築土城, 展開了歷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戰”, 火燒連營七百里, 吳軍大敗蜀軍於彪亭, 劉備逃奔白帝城。夷陵大戰後, 陸遜名振三國, 人們把宜都郡的“夷道戰”改為“陸遜城”, 年長日久, 人們又把“陸遜城”叫“陸城”了。明朝的錢塘名士彭穎來宜都一遊, 曾留《陸遜城》的詩一首, 可以為證。詩云:“天意亡劉不可爭/故叫孺子獲功名/大星未隕原頭夜/安得而今喚陸城

明成化六年(1470)在舊址重築土城, 周長六百五十丈, 高一丈二尺, 設五門, 東門名為朝天, 南為迎薰, 西為太平, 北為臨川, 東北為合江。明萬曆四年(1576)改土城為磚石城牆, 周長五百餘丈, 高二太丈, 仍立五門, 設樓櫓十二座。明崇禎十六年(1643)農民起義軍張君用部攻城時, 城門被毀, 佔據縣城於城外挖掘護城河一條。清康熙年(1662)修復城門, 十三年(1674)滇軍佔據縣城時城門又被毀, 並將護城河疏通為寬數丈、深萬丈的壕溝。康熙三十六年(1697)和嘉慶十九年(1814)分別增修和重修城門。到同治四年護城河已漸淤塞。民國26年因街道狹窄, 城區不斷擴大, 城牆漸廢, 縣城駐軍和民眾將西門至南門城牆拆除, 用城牆之磚石, 建成中山路, 抗日戰爭勝利後, 又以江邊至南門建設一條街道, 名為勝利路。到1949年全鎮有東正街、西正街、南正街、善堂街、勝利路等街道和30餘條巷子。 1959年將狹窄的以石板鋪面的東正街、西正街, 擴建為18米寬的街道。 19792000年城區先後新建了城鄉路、長江大道、清江大道、城河大道、園林大道、五宜大道、濱江路七條主幹道和七條次幹道, 修建了陸遜廣場、人民廣場、文峰公園、濱江公園、龍山公園, 1982年城區面積為1.93平方公里, 2000年達到6.75平方公里, 城區面積增大三倍多。


目前, 陸城有關三國的古蹟已不復見, 陸遜洲也不見了踪影, 無從稽考, 在市內的楊守敬故居中, 出正廳至後廳有一走廓, 在走廓旁的花枝掩映下還有相傳是陸遜駐軍陸城時取水的古井。其次就是陸遜廣場及沿江大道的雕塑等紀念陸遜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