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8

鐵甕城

鐵甕城, 又名京(京口)城、子城。最早的、也是比較權威的記載, 是南朝顧野王在《輿地志》這本書中敍述:吳大帝孫權所築, 周回六百三十步, 開南、西二門, 內外皆固以磚壁。雖然簡單, 但城的基本要素大致都交待清楚了。 建安十三年(208年), 孫權將政權中心從吳(蘇州)遷至京城(今鎮江), 是年發生赤壁之戰。雖然其時孫權尚未稱王, 但鐵甕城實際上已具備了王城的地位和格局。清康熙帝詩中就曾以半面煙嵐雄北固, 一方形勢控東吳來形容鐵甕城的雄險。20135, 被國務院核定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鎮江鐵甕城是保存至今的三座三國時期的東吳古都, 而鎮江鐵甕城以建造年代最早、保存的遺跡最完整並唯一建有砌築護城磚牆而獨具特色。許多鎮江人都知道一段佳話, 鎮江鬧市區有條萬古路, 就是因為鐵甕城而遲遲未能完工, 鐵甕城遺址作為鎮江市區最早的城池和歷代州署、府署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它能被完整地保存下來, 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關於鐵甕城的始築年代, 從現有的文獻記載來看, 大致有三個不同的確切年份, 即公元195年、公元204年和公元208, 時間相隔十多年。
(晉)陳壽《三國志.孫韶傳》:公元195, 孫策佔據江東, 派將軍孫河屯京城
同書還有公元204, 孫韶繕治京城、起樓櫓的記載;
(唐)許嵩《建康實錄》卷一:東漢建安十三年, 即公元208, 孫權自吳(今蘇州)遷於京口(今鎮江)而鎮之
《輿地志》:鐵甕城系吳大帝孫權所築, 周逥六百三十步, 開南、西二門, 內外皆固以磚壁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五也載:建安十三年孫權徙鎮於此築京城
由以上文獻記載來看, 雖然對鐵甕城的始築年代還有不同的記載, 始築該城的分別是孫河、孫韶和孫權。但有一點是明確的, 即鐵甕城始築於東漢末年孫氏佔據江東以後。築城者為江東孫氏, 即後來三國時期的東吳。
從考古資料來看, 也證實了鐵甕城的始築年代應該在東漢末年, 如西垣發現漢代的包磚牆、護坡磚面等。又出土了一批具有六朝以至於漢末、三國時代特徵的遺物, 主要有磚、瓦、瓦當、泥質陶、硬陶、釉陶等。磚有文字磚和紋飾磚。

漢代在今鎮江一帶設置丹徒縣, 縣治大致在今鎮江東郊丹徒鎮一帶, 具體方位已經難以確指。孫氏集團經營江東的時候, 之所以選擇在北固山前峰築城, 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在於, 北固山具有地理、地形優勢, 整個鐵甕城背靠北固山的中峰和主峰, 東、西、北三面是浩瀚的長江天險, 向南雄視廣袤的蘇南丘陵、平原, 可謂占盡形勝之地, 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地形優勢;而鐵甕城北部狹窄, 南部教寬, 東西之間平均寬約220—250, 南北長約300—350, 如前文所述, 這個封閉的單元, 本身就就相當於一個小型城址的半成品, 鐵甕城就是在最大限度的利用這種自然條件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的;從城垣的具體建築方式來看, 是將自然山體加以平整、加工成臺階狀, 然後加築夯土, 隨彎就斜, 如西城垣, 在山崗的坡腳處加築夯土, 外側包磚加固, 以保護夯土城垣, 在山崗的中部利用自然條件做出二層台基, 作為過渡, 同時也便於人員活動、維修城垣等, 而在山崗的上部, 則夯築斜坡狀夯土, 鋪護坡磚, 斜坡狀夯土和鋪護坡磚既是城垣的組成部分, 也同時起到對下側直立夯土城垣和包磚牆的保護作用, 使人工建築和自然山體合為一體, 共同構成鐵甕城的堅固城垣, 山是一座城, 城是一座山, 城和山契合成有機一體。而後的近1800年來, 雖然不同的歷史時期, 都曾經對城垣就行加固、修補, 但基本沒有改變該城始築時所形成的建築類型、沒有突破該城始築時的建築思想, 形成了頗具特色的鐵甕城建築文化。

該城之所以稱為鐵甕城, 應該從兩個方面加以理解, 首先, 從鐵甕城所在的地域和地理環境來看, 整個北固山由北向南分為後峰、中峰和前峰, 前、中、後三峰之間均有長崗相連。鐵甕城位於北固山前峰, 由中峰與前峰相接處向東、西兩個方向分開, 並分別向西南、東南方向延伸大約300—400, 與月華山向東延伸的土崗相連接, 這樣形成一個北部較狹窄、南部較寬、北部較高、向南逐漸降低、平面大致呈橢圓形、高出周圍地面約20—30的天然封閉的單元, 如從城外觀之, 巍然聳立, 形似一個巨大的甕。
其次, (元)俞希魯在《至順鎮江志》中說該城周逥六百三十步, 內外固以磚壁, 號鐵甕城。該城之所以被稱為鐵甕城, 是因為鐵甕城四周城垣內外都是以磚包裹, 城池堅固如鐵甕, 因而得名。從考古發現來看, 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文獻記載, 城的東、西、南、北四垣都發現有夯土牆、牆外都有包磚牆, 但與文獻記載稍有不同的是, 尚未發現有城垣內側固以磚壁的情況。

志載, 鐵甕城有南、西二門, 南門稱鼓角門, 宋代亦稱譙門, 明代改建鼓樓, 今天鼓樓崗的地名即源出於此。而這次發現的鼓角門遺跡, 不但是鐵甕城的重要實證, 而且是我國南方六朝城門考古中的首例。而鐵甕城南門的包磚設施, 則顯示出它在古代城垣建築上所具有的先進性。
北固山中、後峰海拔高約50余米, 表層2-3以下為岩石山體。南朝時期, 梁武帝登臨北固山時, 高數十丈, 三面臨水”, 儼然是江上的一座天然石城1999-2000, 考古人員對北固山后峰(即著名的甘露寺所在)腰台進行考古試掘, 發現在唐代甘露寺殿址地層的下方, 還疊壓有六朝及先秦時期的文化堆積:六朝地層出土有早期繩紋面葉脈紋或填線紋裏瓦、繩紋磚以及青瓷壺、罐、碗殘片等;先秦地層出土有周代陶鬲及方格紋、席紋、口字紋、雷紋、套菱紋等各式印紋陶片等, 說明北固山后峰早在六朝之前, 就已經有相當規模的人文活動。
鐵甕城是三國京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不是它的全部, 三國時的京城應包括北固山的全部, 即前、中、後三峰, 南北長約1000, 周長近6華裏。
孫權所營造的京城, 性質略與帝王的宮城相近。依照古代宮城的禮制規範, 朝政區與寢苑區是分開的, 即所謂前朝後寢。審視鐵甕城, 它位於京城南半部, 自南向北逐漸升起, 最北一層地勢最高, 氣勢雄偉, 此處應是朝政處所;而北固山中、後峰當是後宮苑區, 以及武庫、糧倉等所在。
劉備赴京口活動期間, 作為孫權的妹婿, 自當被安排在京城內寢宮、苑區度過蜜月。由此看來, 劉備在北固山上龍鳳呈祥綢繆恩紀的新婚生活, 以及孫、劉並轡遛馬、巨石試劍的傳說, 都因為鐵甕城的考古而復活、鮮亮起來。

為揭開鐵甕城之謎, 1991年起, 國家文物局將此城遺址列為國家文物考古重點專案之一, 前後考古歷時15年。依據史料線索, 考察北固山南峰的地貌, 考古人員發現此處東、西、北三側殘存有埂狀土崗帶, U形分佈, 北高南低, 高出地面約7-20余米。考古人員首先選擇西北側一段土崗試掘, 發現了六朝夯土及包磚牆遺跡, 依山而築, 單面牆體, 直、斜結合。可以推知, 與之相連的U形土崗應該是六朝鐵甕城殘跡。
1994年春, 考古人員在預測的南垣所在地點開挖兩條小型探溝, 一舉發現了六朝南垣夯土, 夯土厚約3-41996, 考古人員又對東垣進行考古勘探, 亦發現六朝城垣夯土及包磚牆遺跡。1997年發現歷代官衙建築遺跡。這就清楚地表明, 鐵甕城四周城垣遺跡保存完整, 城周平面近橢圓形。以城垣頂部中心線計, 南北城垣頂距約430, 東西城垣頂距寬處約280, 周長約1100, 與史載的周回六百三十步大致吻合。2000, 鐵甕城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夏, 又對鐵甕城南垣具體走向進行勘探。在孔探中, 發現了鐵甕城南門門墩夯土及包磚牆遺跡, 並試掘了一口小型探方, 揭示出西側門墩西南轉角遺跡。20041-10, 發掘面積近300平方米, 將西側門墩南部予以揭示, 門墩東西寬約17, 門道寬約5, 並設有二層台及磚砌台基牆結構;及閘墩相接的城垣寬約20余米, 包磚牆遺跡殘高逾2

鐵甕城是孫吳立國之前經營江東的大本營、戰略後方。孫河、孫韶以及孫權本人對京城苦心經營。鐵甕城當時稱為京、京城, 三國鼎立形勢確立之前, 孫策派將軍孫河屯京城”, 對今鎮江一帶進行經營, 孫河死後, 其侄孫韶繕治京城、起樓櫓”, 進一步對該城進行修繕, 並加強防禦設施的建設, 增強其軍事功能, 從鐵甕城的位置和規模形制來看, 也的確具有軍事城堡性質, 整個城址面積不到十萬平方米, 規模不大, 但高牆深池, 固若鐵甕。史載:年僅17歲的孫韶在其叔父孫河被殺之後, 招收其餘部, 駐守京城, 孫權為了檢驗京城的防禦能力, 在平定宛陵叛亂以後, 率軍返吳, 於夜間到達京城, 孫權下令軍隊佯攻京城, 京城守軍呼聲震天, 防守很是嚴密, 孫權大喜, 第二天接見孫韶, 封為承烈校尉。東漢建安16, 孫權遷都建業, 以此為京口鎮” , 其政治、軍事地位雖有所下降, 但鐵甕城所在的今鎮江一帶仍然是孫氏爭雄諸侯的重要的後方基地。

鐵甕城遺址保存比較完好, 具有真實性和完整性。與同樣是三國時期的南京石頭城、湖北鄂州吳王城相比, 鎮江鐵甕城始築年代最早, 城垣遺址保存的也相對比較完整。從鐵甕城城垣保存情況來看, 北垣除近年來烈士陵園建設對城垣上部的明清時期城垣堆積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以外, 其唐宋、六朝時期的城垣堆積基本保存完好, 西垣現地面以上尚有約40%保存比較完好, 而東垣地面以上保存完好度大致有80%;從考古發掘情況來看, 南垣雖然遭到破壞的程度較大, 但唐宋、六朝時期的文化遺存仍然十分豐富;而鐵甕城內更是有連續1800年的文化堆積, 四周城垣、城垣內外基本都發現有六朝至明清時期不同的文化遺跡, 地層深厚, 文化遺物種類繁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