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鐵籠山

鐵籠山傳說為古戰場, 在天水市武山縣西南70里處的高樓鄉境內, 姜維圍困司馬昭於此, 因此得名鐵籠山。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詞典·甘肅省》分冊解析:在武山縣西部, 三國魏甘露元年(公元256年)鄧艾拒姜維于武城山, 圍困如鐵籠, 故名。”還有一處鐵籠山在禮縣

據出土文物和地名資料考查, 鐵籠山確實是一處三國古戰場遺址。山腳田地, 時常會有刀、矛、箭頭等兵器出土, 周圍地名也多和軍事有關。山北有泄兵山”, 傳說是姜維引兵攻堅的地方;另一村叫馬跛裏”, 傳為姜維戰馬受傷的地方;還有一村名八營坪”, 傳為姜維屯兵之處。

明萬曆《寧遠縣誌》記載:鐵籠山, 又名鬥底山, 其狀如鬥, 依山立寨以避兵, 有古跡龍山、空蟬、觀音三寺。鐵籠山絕壁峭峙, 孤險雲高, 望若垂壺, 急流翻滾, 谷轉雷鳴, 其山狀若鳥籠, 易守難攻, 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演義》裏姜維三戰鐵籠山的戰爭就曾發生在這裏。

為實現諸葛亮未盡之業, 受任蜀漢大將軍的姜維起兵漢中, 屯兵鐵籠山, 以圖再攻祁山, 向中原進發。姜維在鐵籠山修築城堡、地道, 山前設營盤、中軍帳, 拉開張弓之勢, 等待魏軍前來交戰。出兵二百, 木牛流馬, 運送糧草, 以誘敵出籠。司馬昭不知是計, 被困在山上, 斷了水路, 幸得王韜一計, 上山拜泉, 始得泉水湧出, 救了性命。經過幾次交戰, 最後姜維還是敗回漢中。司馬昭也回了魏都。民間, 至今還流傳著姜維與魏將在此爭戰的故事, 附近村民在耕作時, 間或撿到漢時的五銖錢和戈、劍、刀等古代兵器。從八營、馬跛、鬥敵等坐落在鐵籠山周圍村莊的名字中, 彷彿能依稀聽到三國古戰場嘶叫的馬鳴和激越的戰鼓聲。

鐵籠山主要由堡子溝、燈籠縫、大士庵、水簾洞、姜維飲馬井等景點組成。堡子溝, 一名曲城。蜀漢延熙十二年, 由姜維所築, 今古跡猶存。燈籠縫在堡子溝的南面之懸崖上, 因形似燈籠而得名。溝內有一石洞, 洞內, 山泉叮咚, 悅耳有聲, 複行百余步, 可見終年不化之堅冰, 或消暑, 或飲困, 可以說是一座天然冰庫。從燈籠縫西行數百米, 就到了大士庵。這是一座天然石窟, 高數十丈, 占地約百餘平方米, 庵前樹木森森, 修竹芊芊, 似一道綠色的簾子遮住了庵門。庵內有大大小小石凳數十張, 或黃或黑, 火紅或白, 均光滑細膩。四壁的裂縫裏, 是飛禽的樂園, 成群的燕子, 數不清的百靈鳥, 還有那已不多見的麻雀, 繞庵而鳴, 與有人同樂。從大士庵南行數百米, 延蛇行小道, 經石棧, 可至水簾洞。洞前有一廟宇, 內有姜維塑像, 其形態逼真, 親切可人。像前香火不絕, 時有人祭祀。廟後的水簾洞中, 溪水汩汩, 晝夜奔流。從水簾洞西行, 可至姜維峰。這裏有石井一處, 相傳為當年姜維飲馬處。

除了武山縣外, 位於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縣城南15公里處也有一座鐵籠山。從石草公路南行, 遠望一山崛起, 絕壁峭峙, 孤險雲高, 望若垂壺, 西漢水繞其南, 急流翻滾, 谷轉雷鳴, 其山狀若鳥籠, 故稱鐵籠山, 昔姜維大戰司馬昭於斯處。
《三國演義》中司馬昭派徐質率兵五千, 前來偷襲姜維, 斷其糧道。蜀兵乘機棄糧而逃。徐質率兵追趕, 被蜀兵重重包圍, 殺下馬來。蜀兵又換上魏裝, 賺開魏軍營門。魏軍四處無路, 被逼上了鐵籠山。司馬昭被困在山上, 斷了水路, 死者不計其數, 盡棄在鬥底峪峽谷。司馬昭仰天長歎:吾死於此也”, 幸得王韜一計, 上山拜泉, 始得泉水湧出, 救了性命。在鐵籠山, 當年魏軍將士困死後墜落的深谷猶在, 深谷陰森襲人, 懸空而下, 當地人稱萬人坑。山上有中軍帳遺址,昔日姜維大戰鐵籠山于是處,也是司馬昭泉水救全軍之地,至今泉水汩汩終年不斷,山上曾出土司馬印、戟、戈、箭頭等文物數十件。


其實, 鐵籠山之戰不見於正史, 《三國演義》中的姜維北伐中的人和事與正史也不盡相同,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 當年魏蜀的確在隴右南安 (今甘肅省岷縣至武山縣一帶)經歷多次戰事, 所以該處確是古戰場, 也有不少戰爭文物出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