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9

教弩台

「曹公教弩台, 今為比丘寺。東門小河橋, 曾飛吳主騎。」 唐代詩人吳資一首五言詩, 寫出了教弩台1700多年的歷史演變。雖歷經無數風雨, 但教弩台始終屹立, 成為合肥三國故地的歷史見證。教弩台, 亦名點將台, 位於淮河路步行街東段北側。如今, 教弩台依然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與壯大。

合肥古城在三國時代是北魏曹操抵禦東吳的軍事重鎮, 曹操曾四次親臨合肥, 部署防禦。教弩台正是他主持修建, 因為修建的目的是要「教強弩以御吳舟師」, 故名「教弩台」。台高4.3, 面積3800平方米, 呈正方形。據載, 教弩台原為土崗, 四周陡峭, 築有33級台階。三國時, 教弩台位於淝水與逍遙津匯合的三角區, 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因此曹操在此築台, 教練強弩手500, 以抗擊東吳水軍。可以說, 當時的教弩台是不折不扣的戰爭機器。

不過隨著歷史的變遷, 教弩台的身份也隨之發生變化。三國歸晉, 轉眼到了南北朝。南朝梁武帝時, 教弩台發生了重大變化。一座名為「鐵佛寺」的寺廟在台上拔地而起。盛唐時期, 鐵佛寺規模擴建, 唐代宗李豫把廟的名字也改成了「明教院」。明朝時, 此處又更名為「明教寺」, 寺院屢興屢廢。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太平天國遺老袁宏謨雲遊募化重建。該寺為典型的漢傳佛教寺院, 由佛殿、藏經閣、西廂園三部分組成。雖然經歷了千年歷史的變更, 教弩台上仍舊留下了築台時的遺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屋上井」和「聽松閣」。 「屋上井」和「聽松閣」均位於明教寺東南角小花園內, 此園雖然不大, 但這兩處古蹟卻是名揚四海, 可謂是合肥一寶。


「屋上井」, 以井口高於教弩台下民房屋脊而得名。相傳該井是當年魏軍為汲水所鑿。在西晉時得到整修, 井欄周圍現尚有「泰始四年殿中司馬夏侯勝造」隸書12, 可見此井至少已有1700多年歷史。井口石欄拙樸古老, 尤其是井欄口遺下的二十多道由汲水繩索長期拉磨形成的繩溝, 更是光亮如玉, 它仿佛在向遊人訴說著「屋上井」的歷史滄桑。撫摸著這道道繩溝, 令人不禁頓發懷古之幽情。原來教弩台上本無松樹, 因為當年廬州夏天炎熱, 士兵難熬酷暑, 曹操便令廣植松柏。松樹長成後, 清風襲來, 松濤陣陣。為了紀念古人, 寺僧在此建閣, 從此, 「教弩松陰」成為聞名的古「廬陽八景」之一, 「聽松閣」也由此得名。眼下, 雖已是寒冬臘月, 但青松依舊蒼翠碧綠, 鬱鬱蔥蔥。眼前雖無萬山千壑, 卻也蕩滌胸懷, 頓生豪氣。站在「聽松閣」上眺目遠望, 心曠神怡, 合肥城歷歷在目。故前人有詩曰:「登臨收楚豫, 吞吐盡江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