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3

灞陵橋

灞陵橋, 原名八里橋, 在許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 相傳為三國名將關羽辭曹挑袍處, 灞陵橋從此名揚。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下邳之戰, 曹操俘獲關羽及劉備妻妾甘, 糜二位夫人歸許.加官進爵, "禮之甚厚",然而, 關羽不忘舊主, 執意尋歸劉備, 遂掛印封金, 保護二位"皇嫂"車仗, 斬關西去, 行至灞陵橋時, 曹操率群僚趕來為關羽贈袍餞行,關羽疑其有詐,立馬橋頭, 以刀挑袍, 辭曹西行, 開始了震驚世人的過五關, 斬六將, 千里走單騎的壯舉.灞陵橋即為"漢關帝挑袍處".後人推崇關羽", , , "的品格, 遂在橋西建關帝廟設像以祀。

灞陵橋距許昌市八里處, 又名8里橋。為什麼叫灞陵橋?這裡有兩個原因:一是大概與《三國志評話》的作者有意借名橋、寫名事、為名人歌功頌德有關, 把關羽挑袍的地方寫成西安灞陵橋了, 二是八里灞陵諧音, 以訛傳訛, 沿以為習。無論是八里橋或是灞陵橋”, 由於這處遺址的歷史影響, 不失為許昌的一處名勝古蹟。據《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記載:, 曹公壯羽為人, 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 ……及羽殺額良, 曹公知其必去, 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 拜書告辭, 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 曹公曰:'彼各為其主, 勿追也'《三國演義》中說, 曹操不但不准部下殺關公, 而且還親自率領部將趕到灞陵橋頭給關羽贈袍送金, 為其餞行。而關羽恐其有詐, 便立馬於橋上, 用刀尖挑錦袍披掛身上, 並勒刀回頭稱謝日:蒙丞相賜袍, 導日更得相會。遂下橋往北, 順官道而去。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孫、劉聯合, 火燒赤壁, 曹操83萬人馬, 一敗塗地, 最後只帶十數騎落荒而逃, 恰逢關羽伏兵華容道, 為報昔日之恩, 放了曹操一條生路。因此關公辭曹的故事, 既表現了關公的忠義之情, 同時也突出了曹操愛才之心, 以致千百年來傳為美談。後人於灞陵橋畔修建了關帝廟, 以作紀念。

原橋高於水面3米餘, 為三孔青石橋。橋面寬能並行兩車, 橋長90, 兩岸楊柳成行, 風景宜人, 橋旁有《漢關帝挑袍處》石碑, 為明末將領左良玉所立。另一通碑為辭曹書, 保存完好,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 又豎了四通碑, 文字清晰, 碑文論述關羽對曹操辭其金而挑其袍的過程, 歌頌他依曹已久仍歸漢, 留得英風在潁州。說他視高官厚祿若糞土, 褒他情深義重垂千秋, 士民爭拜漢雲長。清道光年間傅梓之《許州記》載甄汝舟懷古詩句, 雲:野水四堤浸柳條, 道邊殘碣記前朝。長髯勒馬橫刀處, 萬古英風八里橋。此橋的始建年代無考, 1991年對原橋遺址的挖掘清理, 橋基為元代構件, 上部為明、清建築。原橋青石灰磚結構, 三孔, 通長17, 288米。橋上遺留構件有石雕欄板、戲水龍頭、望橋、石獅、石猴等, 都存放在關帝廟內。橋北為明末總兵左良玉潑墨手書漢關帝挑袍處的巨型石碑。橋南是《關王辭曹操之圖》碑。

1990年重新修建了這座仿漢觀賞橋。橋長121, 單拱雙柱, 柱承櫨鬥, 支頂拱體。青石欄板上浮雕仿漢畫像, 內容有歷史典故、神話傳說, 大多是反映漢代農桑狩獵、民俗天像等現實生活。質樸生動, 令人退想。東閱台的正中入口處, 立有青石堆雕的關公勒馬挺風巨像, 通高9, 高大偉岸, 給人以凌空立馬, 虎視中原之勢;西月台南北對峙, 5.2米的青石子母煙, 代表著帝王之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