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7

夕陽亭


夕陽亭故址在今洛陽市西。漢晉時為餞別之所比較有名的, 在東漢延光三年(公元124 年), 楊震至雒陽城西夕陽亭;另外西晉泰始七年(公元271 年), 賈充出鎮關中, 公卿餞送於夕陽亭, 發生了一言喪邦的故事, 即西晉滅亡之始。
《晉書》卷四十〈賈充列傳〉載: ”充既外出, 自以為失職, 深銜任愷, 計無所從。將之鎮, 百僚餞於夕陽亭, 荀勖私焉。充以憂告, 勗曰:, 國之宰輔, 而為一夫所製, 不亦鄙乎!然是行也, 辭之實難。獨有結婚太子, 不頓駕而自留矣。充曰:然。孰可寄懷?對曰:勗請言之。俄而侍宴, 論太子婚姻事, 勗因言充女才質令淑, 宜配儲宮。而楊皇后及荀顗亦並稱之。帝納其言。會京師大雪, 平地二尺, 軍不得發。既而皇儲當婚, 遂不西行。詔充居本職。先是羊祜密啟留充, 及是, 帝以語充。充謝祜曰:始知君長者。 ””最終, 賈南風當上了皇后, 導致了八王之亂及五胡亂華的局面。

其實早在東漢靈帝末年, 皇甫酈勸說從父皇甫嵩趁機除掉董卓, 皇甫嵩不從, 只是將董卓不肯交出兵權的事上奏朝廷。於是, 靈帝下詔責備董卓, 董卓對皇甫嵩又更加怨恨。最終, 董卓帶了五千人向并州出發, 但是停留在河東郡就不走了, 董卓是想觀察雒陽局勢。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掌權, 與司隸校尉袁紹合謀誅殺宦官。而何太后不肯下詔, 於是何進、袁紹私招董卓領兵進京, 以此逼迫何太后。董卓得知, 立即動身。同時, 董卓上書彈劾中常侍張讓等人。但是不久後何進又反悔, 派諫議大夫種劭勸阻董卓進京。種劭在黽池見到董卓, 要求董卓返回河東郡去討伐流亡匈奴單于於夫羅, 董卓不從, 繼續上書辯解, 並進入河南尹。迫於董卓進軍的壓力, 何太后終於同意下詔罷免宦官。董卓率軍抵達雒陽城外時, 種劭出城勞軍時再次要求董卓撤軍, 董卓指使士兵上前威脅種劭, 種劭大怒, 斥責董卓, 董卓自知理虧, 便率軍西撤至洛陽城二十里外的夕陽亭。

夕陽亭的遺址, 應當在洛陽老城四眼井附近, 它既是一個亭閣景觀, 又是一個地域名稱。秦滅週, 在兩週故地設三川郡, 郡下設縣, 縣以下的組織是鄉, 鄉以下是亭, 亭以下是裡。 《史記·高祖本紀》雲:亭長, 主亭之吏……民有訟諍, 吏留平辨, 得成其政。亭長之下設亭父、求盜兩卒。這個制度, 為漢魏各朝所沿襲。四眼井一帶, 屬秦漢河南縣, 東鄰洛陽縣。因為其靠近瀍河和洛河交匯處, 秦和西漢在此設河亭。在澗河東岸的西漢河南縣城已發現, 在城內出土的殘陶上有河市”“河亭等戳印。而唐代河亭就在四眼井一帶, 因此西漢時期的河亭也應在這裡。河亭一帶, 為西漢武庫、驛站區, 並形成一個市場, 名叫河市, 四眼井是這一帶的重要飲用水源。東漢時, 這裡劃歸洛陽縣, 是洛陽縣最西邊的一個亭, 故改稱夕陽亭, 成為西行洛陽人與親朋好友飲酒話別的地方。

隋唐至北宋時, 四眼井周邊有立德、歸義、景行、玉雞、銅駝、清化、思恭、承福八坊, 設有都亭驛、國子監、北市等, 成為全國驛站和教育、貿易中心。武則天時, 在四眼井南部開新潭, 這是一個大型人工港, 在潭邊重建夕陽亭, 又稱河亭。從此, 夕陽亭變成了一個純粹的風景點。金朝末年, 在四眼井西建洛川驛, 夕陽亭為其重要建築。洛川驛在元明時期改稱周南驛, 明末毀於戰火。清代周南驛為異地重建, 未恢復夕陽亭景觀。清乾隆年間, 重新整治四眼井, 在其上建一亭子, 定名夕陽亭, 俗稱四眼井亭。在其東建妥靈宮茶室, 初名伽藍殿, 又名夕陽殿, 為香客品茶之處。 19445月日軍佔領洛陽, 改夕陽亭為福陽亭, 不久毀於戰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