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0

孔明山(西雙版納)

孔明山是西雙版納的名山, 坐落在自治州東側勐臘縣像明彝族鄉境內。俗名龍谷崖。位于革登古茶山附近, 是著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的最高峰。孔明山雖然地處交通不便的偏僻之地, 但它的名稱卻早已載入史志。《新纂雲南通志》中有記載說:祭風颱在城南六茶山中, 其上可俯視諸山, 俗傳武侯於此祭風, 又呼孔明山。

六大茶山一般指雲南茶葉或普洱茶六大古茶山, 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內。針對歷史資料對古六大茶山的各說不一, 遠在195711月至12,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組織專業茶葉普查工作隊, 對古六大茶山進行了認真的實地普查, 現在亦有瀾滄江內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江外六大茶山:南糯、南嶠、勐宋、景邁、布朗、巴達的說法。關於古“六大茶山”地理位置, 史籍上的說法, 多種多樣:有的講在瀾滄江以東, 有的講在瀾滄江以西, 還有的說瀾滄江兩岸各有六大茶山。清光緒年間繪製的《思茅廳界圖》表明, 六大茶山都在瀾滄江束岸。攸樂茶山現屬景洪市, 其餘五大茶山均在勐臘縣。其中, 曼撒在易武鄉, 革登、莽枝、蠻磚、倚邦在像明鄉。據說, 像明是以孔明山、野象山合名而得。古六大茶山為雲南最古老的茶山, 也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之一。

古“六大茶山”三國前就有茶樹種植, 三國以後茶就作為商品與外地貿易, 晉時逐漸發展, , 宋已形成茶葉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間被劃作一個單獨行政區域。清中葉茶山鼎盛, 產品遠銷四川、西藏、港澳、南陽個地, 普洱茶從此聞名中外。古六大茶山的命名, 傳說與諸葛亮有關。三國時期(公元220——280), 蜀漢丞相諸葛亮走遍了六大茶, 留下很多遺器作紀念, 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名。清朝道光年間編撰的《普洱俯志古蹟》中。有記載:六茶山遺器俱在城南境, 舊傳武侯遍歷六山, 留銅鑼於悠樂, 置銅鉧於莽枝, 埋鐵磚於蠻磚, 遺木梆於倚邦, 埋馬蹬於革蹬, 置撒袋於曼撒。因以其山名曼枝、革登有茶王樹較它山獨大, 相傳為武侯遺種, 今夷民猶祀之。其時路經孔明山麓, 見此山峰險石奇, 一時興起, 便尋路登山賞景。孔明沿著又有曲徑憑臨山頂遠眺, 攸樂、倚邦、蠻專、革登、莽芝、曼撒等茶山歷歷在目。看得正是興致之時, 山風呼呼撲面, 刮得帽飛衣舞, 無法睜眼。諸葛亮於是便在山上設祭風颱, 山風方停。從此, 俗稱龍谷崖的這座小山便有了孔明山和祭風颱的雅號。孔明登臨山頂祭風之事, 應該屬於傳說, 孔明山之所以與孔明扯上關係, 大概因為那山北側峭立, 形似孔明帽子之故。其山頂下側是一個山風丫口。據說, 此境便是昔日孔明祭風之地, 但無孔明設壇之跡。又有說孔明山是諸葛亮寄箭處(民間傳說射箭處是普洱俯城東南無影樹山)。

攸樂茶山歷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 是雲南大葉茶的中心產地, 歷史上最高產量達2000擔以上。攸樂山種茶, 年代久遠, 相傳茶是孔明遺種, 故尊奉孔明為茶祖。

蠻磚茶古茶山包括蠻林和蠻磚等地。由易武西行經高山寨, 過磨者河承天橋經蠻

林才到慢磚。蠻磚有關帝廟(石屏會館)廢墟碑文記載, 蠻磚系六大茶山之一, 該廟始建於乾隆六年(1741)春。過去蠻磚的茶葉年產量至少在萬擔以上, 大部運往易武加工、銷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