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4

修覺山

在新津市東南, 修覺山下, 五水匯流處的岷江西岸的一帶, 古地名叫著六水門, 在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以後, 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水陸碼頭新津市, 因新津市的繁榮, 於北周閔帝元年(557年)改設新津縣。新津之所以繁榮和發展, 全因蜀漢重臣李嚴。

新津古屬犍為郡武陽縣管轄。武陽縣始置於秦時, 轄地相當於今彭山、新津、眉山、仁壽(部分)、井研帶。此時的犍為郡轄十二縣, 包括川南、黔北、滇東北的廣大地區。但郡府、縣府都設在今彭山縣江口鎮。江口是府河與岷江正流的交匯口, 這裏建有一道橫跨岷江東西兩岸的漢安橋, 此橋是長一里半的索橋, 夏秋水漲, 總要被洪水沖壞, 年年修理, 百姓深以為苦。據《三國志蜀書》記載, 李嚴(後改名李平), 字正方, 以才幹著稱。建安十八年(213年), 本為益州劉璋護軍的李嚴, 卻臨陣率軍投降了前來進攻的劉備。劉備打下成都後, 任李嚴為犍為郡太守、興業將軍。武陽縣有條與府河相匯的赤水河(即黃龍溪鹿溪河), 偶然呈現出所謂的「龍」形。李嚴藉機串聯蜀國各大臣, 簽名刻碑, 鑄鼎建廟。李嚴在新津做了兩件重要的事:一件是開鑿修覺山, 這是新津得以建縣的前提, 沒有李嚴就沒有新津縣;另一件是重建通濟堰。

這裏單說鑿修覺山。遠古的修覺山麓, 一直插入江水中, 崖峭坡陡, 交通隔絕。 《華陽國志》載: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年), 太守南陽李嚴乃鑿天社山, 循江通車道”。天社山是新津城南諸峰的統稱, 具體開鑿的這段山體正是修覺山。李嚴決定開鑿天社山, 用一句時髦話說是「執政為民」。當年, 須在凌水的山腳打通一條可通行馬車的官道, 這段陡峭的山體少說有好幾百米長。石匠們脫下粗糙的布衣, 將一根根鋼釺砸進堅硬的岩石, 慢慢將山體分解開來。

修覺山終於打通了。相傳, 削壁裸岩竟如一尊頂天立地初具規模的佛像, 人稱大佛岩。世世代代的新津人為此津津樂道。並且還說唐代有位高僧海通和尚, 看中了雄踞於五水匯流處的這道陡壁, 決心把它開鑿成一尊俯視大江的巨型佛像, 以弘揚佛法。當工程進行到一半, 大佛已成雛形時, 海通和尚這才發覺自己在選址上的致命錯誤——此地紅石岩層偏於疏鬆。他深恐大佛不能留存千秋萬代, 斷然決定停工, 而在嘉州(今樂山)三江匯合處的凌雲山重新選址, 歷經70餘年, 方鑿成享有盛譽的樂山大佛。

當初, 修覺山沿江的官道打通後, 五水匯流處岷江西岸的那一片河灣, 變成了一個陸路水路的交匯點, 很快便成為溝通成都平原與眉嘉平原的新渡口, 代替了遠在江口的漢安橋舊渡口。它有諸多便利, 商人們紛紛趕來, 開始在這兒建堆棧, 修倉庫, 前來買貨交易的人絡繹不絕, 集市一天比一天繁盛, 終於成了遠近聞名的新津市。


唐代安史之亂中, 唐玄宗在成都度過了1年零85天的清閒日子。當時的北方雖戰火不斷, 卻捷報頻傳, 而處於大後方的四川仍是一派歌舞昇平景象。作為太上皇的玄宗, 自然有心情尋幽攬勝了。一次, 玄宗出成都, 遊新津老君山、修覺山, 並經蜀州去青城山。明《蜀中名勝記》引前代《志》有明確記載:新津「縣南一里, 修覺山, 神秀禪師結廬於此, 唐明皇駐蹕, 為題修覺山三字。」唐玄宗所書的「修覺山」三字, 刻於寺前左邊山岩上。修覺寺原名四安寺, 因明皇題寫「修覺山」名更名為修覺寺。唐宋不少詩人都曾在此駐留, 留下了詩篇墨跡。杜甫更曾四遊新津, 寫下了八首讚美修覺山及新津風光的詩篇傳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