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4

通濟堰

距離都江堰不遠的新津, 有一座歷史長達近兩千年的古堰——通濟堰, 從西漢修建至今, 經歷過多次大修、改造後, 至今仍在使用, 成為都江堰之外, 四川最古老的一座堤堰。通濟堰歷史上曾有六水門、蒲江大堰、遠濟堰等稱謂。晉代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 曾記載蒲江大堰灌郡下, 六水門, 有朱遵祠;北魏酈道元《水經江水注》也說武陽縣籍江為大堰, 開六水門, 用灌郡下。新津自秦朝統一六國以來, 便一直隸屬於武陽縣管轄。東漢建安年間, 通濟堰迎來有史可據的第一次大修, 組織者是時任犍為郡太守的南陽人李嚴。

通濟堰肇始於西漢, 在新津縣城東南修覺山下, 南河、西河匯流處。新津自秦一統六國後, 一直隸屬於武陽縣管轄。漢武帝以後改屬犍為郡。縣城設在今彭山縣江口鎮。 《華陽國志》曾記載:公元24, 蜀郡太守公孫述趁天下大亂, 自立為蜀王, 次年四月稱帝, 以成都為都城。武陽人朱遵時任犍為郡功曹, 率領軍隊迎戰公孫述軍, 戰死於六水門, 民間為紀念他的忠烈而在六水門立朱遵祠。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史稱東漢紀元, 此時已有六水門, 由此可見通濟堰在西漢時已存在。

東漢建安年間, 通濟堰迎來有史可據的第一次大修, 組織者是時任犍為郡太守的南陽人李嚴。李嚴是蜀漢早期一個重要人物, 最重要的兩大政績都與新津有關:一件是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鑿修覺山, 這是341年後新津得以在六水門建縣的濫觴;另一件即重建通濟堰。據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研究員羅開玉先生考證:蒲江大堰渠首工程以六水門為其顯著特徵, 即在渠首建有六個可上下開關的大的水門……它築有壩堤, 在壩堤上開水門。可據需要放水灌溉農田。這與當時西蜀普遍使用的無壩引水工程相比, 甚為特殊。這次重修六水門, 在歷史上影響深遠, 以至於宋工部侍郎、井研人李心傳誤認為是李嚴創建了通濟堰。


自唐、宋以來, 歷代均有修繕通濟堰, 而通濟堰形成近代規模的渠首工程, 始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 浙江金華人徐蕘(新津十二景之一的《修覺詩碑》鐫刻杜甫的三首五律, 正是其人所書)時任新津知縣, “引西河水以益通濟堰, 下灌彭(山)、眉(山)。乾隆二十年春, 徐蕘奉四川總督黃廷桂之命, 會同彭山知縣, 組織民夫大修通濟堰, “遂於上端增築二十八丈, 又引長舊堤而廣之, 共長一百五十六丈, 便引小海子水繞入舊堰。此時的攔河壩兩端與舊堤相接, 長約500, 橫截南河。嘉慶七年(1802年), 眉州知州趙來震、新津知縣丁葵籀、彭山知縣倪鼎銓對通濟堰進行了一次重要改造, 在西河與羊馬河岔河口增築長250米的白溪堰和長300米的火燒堰, 使通濟堰與外江灌區相連。 1949年後。當代通濟堰灌區的工程規模、灌溉效益、管理、業績都大大超越前代。總幹渠、東幹渠、西幹渠全長88公里, 65條支渠長369公里, 自流灌溉40.2萬畝, 提水灌溉11.7萬畝, 合計51.9萬畝, 比民國時期的16.5萬畝擴大了2倍有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