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8

關索嶺

關索嶺, 簡稱關嶺, 位於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東北面, 臨關索鎮東街口, 踞灞陵河西岸, 關嶺自治縣即以此得名。關嶺就是關索嶺的簡稱, 這是全國唯一用三國歷史人物命名的縣。相傳諸葛亮南征時, 蜀漢名將關羽之子關索率兵駐此, 山嶺由此得名。《安順府志》卷之九地理志山(下)載:《通志》云:在城西三十里, 由勢陡峻, 曲折而上, 凡四十三盤。頂有關索廟。舊志:索, 蜀漢漢壽亭侯子, 從武侯南征有功, 土人祀之。山半有馬跑井。相傳索統兵至此, 渴甚, 馬踣地出泉, 故名。又有啞泉, 飲之能令人啞, 立石以戒行者。”這裏也留下了關帝廟、雙泉寺、馬刨井等三國遺跡。

關索嶺周圍百餘里, 南北橫絕, 北起六枝特區邊沿, 南臨灞陵河斷橋河邊, 20餘公里, 主峰太子閣海拔1237, 山勢峻偉, 連綿起伏, 勢如長城, 嶺側懸崖千尺, 灞陵河流於下。自古以來為滇黔兩省通道上的要隘。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 黔滇公路通車, 由東麓南繞至嶺西腰部至縣城。

三國時期, 諸葛亮率軍南下平叛, 關羽的兒子關索也在軍中。從廣袤的中原行進到滇黔折折疊疊的崇山峻嶺, 關索一路打進來。當他探奇在這在山的屏障間, 尋找一個可以駐紮的根據地, 發現了深幽的喀斯特大溶洞——進可攻退可守, 遮風蔽雨。隱, 則與山一體;出, 則兵從天降——正好做了他天然的指揮所。占山為王, 佔洞為主, 關索成了洞主, 寂靜千年萬年的山洞有了稱謂:關索洞。或許是愛上了這崇山峻嶺的鋼性, 關索並不滿足於僅僅是在此安營扎寨, 他在一座最雄偉的山上修起了城池, 石頭的城, 里外兩層石頭牆, 正騎在大山上蜿蜒的驛道旁, 如一把鐵鑄的鎖, 端端地扣住了滇黔通道之間的咽喉。山巍峨, 城亦巍峨, 山與城一體,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 無名的山有了城也有了名:山叫關索嶺, 城名關索鎮。

關索洞位於縣城西南郊約半公里處之大岩村後山上, 後山孤峰, 林木蒼翠。山之西面矗立白岩一道, 50餘米, 20餘米, 如刀切斧削, 與山頂相齊。岩正對東方, 高於關索嶺南部山脊, 與曬甲山的紅岩古蹟遙遙相望, "紅岩對白岩"之說。白岩上部, 有摩崖石刻關索洞三字, 凹陷處刻有嘯天二字, 均約60厘米。關索洞三字兩旁有對聯云:借地好安營, 且尋求先賢往事;驀天鐘殺氣, 問誰是後起來人?”, 還有詩詞和記事等石刻, 均係隸書。白岩腳下有兩個洞口(即關索洞口), 因地勢陷落, 兩旁泥沙塌下, 填充洞口, 形成外高內低陡坡。中部大廳, 20餘米, 可容數千人。洞內石柱石筍林立, 石人石獸成群, 層層疊疊, 數以千計。側廳較暗, 石柱、石筍遍地。當中一石柱, 千皺百褶, 數人才能合圍。洞裡岩漿下滴, 叮咚成韻。凹處形成若干泉池, 水質清涼可口。整個洞廳石景場面, 猶如關索點兵

又話說有一天, 關索在追擊叛軍的過程中來到一座高山峻嶺上。當時, 正值中午, 烈日炎炎, 將士戰馬干渴難耐。這時, 關索的戰馬突然掙脫韁繩, 使勁朝一堆亂石猛刨, 正在將士疑惑的時候, “的一聲, 一股清亮的泉水從亂石中噴湧而出。奇蹟的出現, 把將士們驚呆了, 歡呼的高喊:馬刨出水來!馬刨出水來了!都朝泉水蜂擁而去, 可是馬說什麼也不讓將士們接近泉水。它喝飽了水, 竟然還在泉里撒了泡尿。關索見狀, 氣得鬍子上翹, 順手就給馬一鞭子。嗎跑到坎子上, 望著關索直叫。看到馬幸災樂禍的樣子, 關索氣憤的取出戰刀, 用刀把往凹地裡猛的一戳, 說:馬能刨水, 人就不能?說來也巧, 果真有水慢慢浸出濕潤了刀把附近的泥土, 關索再用戰刀往浸水處一通, 水便順著抽出的刀汩汩而出。將士們放開肚皮, 痛飲了一番, 士氣大振, 一鼓作氣奪下了山頂關隘。後人就將關索駐紮過的山嶺叫關索嶺, 也即今天簡稱的關嶺。同時, 把馬刨出的井, 叫做馬刨井, 把關索刀把厾出的井叫刀把井。刀把井的水, 清爽甘冽, 提神壯膽, 馬刨井的水, 又苦又澀, 喝了會變啞, 於是人們又將其稱為啞泉。後來就在這關索嶺東半山古驛道北側建有雙泉寺, 寺以泉得名。清代名「龍泉寺」, 徐霞客遊記稱「觀音閣」。雙泉寺為兩正兩廂建築, 出門系細鑽石塊拱砌磊成, 上立「雙泉寺」石匾, 內設長形水池, 上架石拱小橋, 過橋進入關聖殿。殿為五間九脊單簷, 四周滴水敞殿, 走廊環繞, 由內外兩側流入前池, 殿前高台。整個寺院為石牆圍繞, 濃蔭覆蔽, 流泉迴環。井水清澈, 經寺旁註入山下之灞陵河。

壩陵橋, 又稱關索橋八里橋”, 位於關索嶺山腳壩陵河上, 橋長10丈、寬2, 中空4, 架石為梁, 橋之兩端各有大榕樹一株, 高五六丈, 人稱騎橋雙樹”, 為永寧州1八景之一。清道光六年(1826), 橋右端的大樹倒於河中, 橋倒塌一半。道光十六年(1836), 知州黃培傑主持補修。解放前夕, 國民黨敗軍炸毀橋一洞, 不能通行。1983, 縣人民政府重建, 後被水沖垮, 至今未復。

關索嶺四周還有甚多古蹟。山上有明清兩代留存的古驛道, 全為塊石砌就, 寬二米左右, 每級高十至二十厘米, 被人畜踩得光亮, 至今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 尚較為完好。驛道東上四十三盤達嶺口, 西下九盤進入縣城。太子廓是關索嶺的主峰, 海拔1237, 位於關索嶺口南側, 頂分三岔, 雄偉險。相傳三國時, 關羽之子關索駐兵於此。後人素仰關氏父子忠義, 建廟祠羽、建閣祀索, 故名太子閣。閣早廢, 僅存基地。亦有傳八賢王南巡, 與當地一女育有一子, 是為太子, 後因賢王索要太子, 女子不從, 並抱著太子躲入山頂洞中, 賢王不慎引火燒山, 致使母子二人葬身火海, 人們便把生太子的地方稱為太子廓”, 躲太子的洞稱太子洞;後在山頂建閣, 太子閣 1979年在太子閣遺址上建電視差轉台, 改建時發現古代樓閣簡瓦、大磚和無數陶瓷殘片, 說明過去太子閣的建築宏偉壯麗。有石階小道至山頂, 臨其上, 東可望曬甲、紅岩, 西可俯瞰縣城風光。

御書樓位於縣城東關索嶺之口丫上。明清於此建關門兩道及連接關門的城牆, 兩門相距約百米, 石門框至今猶存。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 康熙手書「滇黔鎖鑰」4字大匾掛於第一道關門上, 故名御書樓。樓為四角單簷, 角系銅鈴, 樓前台圍以石欄, 左側為兩正兩廂之關帝廟, 稱「順忠廟」。後山有古柏數株, 右側有泉水一潭。50年代中期, 該廟被改作糧倉, 「文化大革命」中被毀, 至今僅存關門、院牆、廟基。

據《地名大詞典》159頁記載:武侯平蠻, 會盟與此, 史稱亮盟南人於木密。上有武侯祠及關索祠。明《嘉靖尋甸府志》記載的“關索廟, 去府六十里”, 正好是在離縣城30公里的關索嶺, 還記載了重修英烈侯廟一事, 英烈侯即指關索;清康熙《 尋甸府志》記載了雲貴總督蔣陳錫撰文重建武侯祠碑記一事, 讓歷史不至於因時間的推移而銷聲匿跡。清代乾隆年間昆明書畫名家錢南園曾為尋甸境內的名勝古蹟關索嶺祠、廟、會盟碑和鍾靈山寺以及盤龍寺題寫對聯, 至今成為尋甸珍貴的墨寶, 內容已收入《爨鄉勝跡聯萃》。錢南園題武侯祠的兩幅對聯寫得言簡意賅, 大氣磅礴, 寫出了諸葛亮以非常手段平定蜀川和一統中國的豪情壯志, 其一:雄心吞四海, 豪氣冠九州;其二:鐵肩擔道義, 辣手平蜀川。他題會盟碑聯則更是情景交融, 精妙絕倫, 令人自嘆弗如。關於索侯顯聖, 擺旌旗七十二峰現在, 嶺自漢相會盟, 休干戈三十六鼓猶存”, 聯首巧妙地嵌入二字, 乃關索嶺之簡稱, 索侯、漢相當然指的是關索與諸葛亮, 即會盟的兩位主要角色, 後面寫的是實景,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寫出了會盟的歷史意義休干戈。錢南園題寫對聯不僅是尋甸歷史上的佳話, 更為重要的是成為關索嶺這段歷史的印證。


可惜, 嶺上的武侯會盟碑、武侯祠、英烈侯廟以及兩塊重修祠廟的記事碑至今已蕩然無存。武侯祠和英烈侯廟的遺址在高原的冷風吹拂下顯得更加沉寂;幾塊石碑, 據說是1958年興修水利時用於支砌涵洞, 令人痛心疾首。留下的是荒煙漫草的古道, 是古道上依稀可辨的馬蹄印, 是烽火台的斷垣殘壁和斷垣殘壁下偶爾可以撿到的鏽跡斑斑的兵器殘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