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9

磨市鎮馬鞍山

公元222, 劉備率軍出川伐吳, 開展夷陵大戰, 最近有學者指出, 三國夷陵之戰主戰場, 就在現在的長陽磨市鎮, 而非現在的猇亭。這里現存的大量地名和出土文物。

夷陵之戰, 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 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 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 揮兵東徵東吳孫權, 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 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 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 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現在長江以北的宜昌猇亭,還有古戰場的遺址。但近年有學者認為歷史上的「猇亭」並不是現在這個開發區, 而是長江以南, 長陽磨市鎮的部分地區, 那時候, 這里屬於夷道縣(宜都)管轄。

陳壽在《三國志•黃權傳》中寫到劉備準備「將東伐吳」時, 說「先主以權為鎮北將軍, 督江北諸軍以防魏師, 先主自在江南。」而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也提到「先主連營稍前, 軍於夷道。」夷道就是指現在的宜都, 宜都在長江以南, 這麼說當時的「猇亭」也就應該在江南。另外, 郭沫若在《中國史稿地圖集》中, 也將猇亭的位置標註在長江以南(具體在宜都以西, 清江南岸, 馬鞍山東麓)。除了這些, 在當下也有很多學者持江南「古猇亭」這一觀點。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王前程教授、重慶師範大學歷史與文博學院的楊華教授都在其作品中對江南「古猇亭」進行了論證。

而長陽磨市的馬鞍山在長江之南, 與史志記載的劉備退登之地在江南相吻合。 《三國志.先主傳》(公元)222“2, 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 緣山截嶺, 於夷道猇亭駐營。劉備駐軍之地在夷道(宜都), 夷道在江南, 退登的馬鞍山當然在江南。 《三國志.黃權傳》:先主以權為鎮北將軍, 督江北軍以防魏師, 先生自在江南。這里直接點出了劉備在江南的方位, 所以退登的馬鞍山是江南的馬鞍山。

馬鞍山村的大營頭, 是劉備設立中軍大營的地方。大營頭是馬鞍山村四、五兩個村民組所在地, 位於長陽東南、清江南岸、馬鞍山東麓的北段, 長八華裡, 寬四、五土, 發源於馬鞍山葛溝的馬磨河, 從這個長形地帶中間由西向東流過。它背靠馬鞍山, 從大營頭的西端攀登馬鞍山, 走四里路的上坡, 可以登上馬鞍山東緣的獨路口——馬鞍口, 再從馬鞍口西行, 就是綿延20多華裡的馬鞍山山頂丘陵和平地;大營頭的北面, 隔豹子嶺與涿鄉(花橋)相連;南面隔和尚山與救師口村的小營頭毗鄰;往東沿馬磨河走五華裡, 是磨市鎮政府的所在地——救師口集鎮;從救師口再向東行沿馬磨河到清江邊, 是長十華裡, 5-6華裡的開闊地。整個地形, 像一把太師椅, 馬鞍山是它的靠背, 豹子嶺、和尚山是它兩邊的扶手, 東去的開闊地是伸展雙腿之地。經專家學者實地考察認為這種地形, 居高臨下, 進可攻, 退可守, 是作為中軍大營的理想地。在馬鞍山村以及週邊各村, 千百年來, 民間流傳著一個說法:大營頭是劉備坐陣打仗的地方。”“馬良按劉備的吩咐, 在這里紮過一個大營, 後來人就把我們這個地方叫大營頭。也有的說:這里住過一個大人物叫劉備, 所以叫它大營頭還有的說:“劉備討伐東吳, 在這里住的軍隊蠻多, 大營頭的''既是指住的人物大, 也是指紮的營盤大……”。在大營頭的周邊, 有十二座蜀軍營寨, 對大營頭形成了一個衛護圈, 使大營頭成了一座中心營寨。密集的衛星營寨襯托出大營頭營寨很自然地形成劉備的中軍大本營。在大營頭的西頭上山, 有馬鞍口的後備營寨;從大營頭西南到東北一線的小營頭, 駐有劉備的御林軍——精兵營;在精兵營東去兩華裡的矛戈頭, 駐有蜀軍製造兵器的工兵營寨;從矛戈頭南下駐馬溪有蜀軍的騎兵營;從駐馬溪南去二里地, 是駐在待令坪的蜀軍機動營寨;再從矛戈頭東去五里的軍營沖, 鐵門檻, 駐有蜀軍的接應營, 離大營頭最遠的蜀軍前鋒營寨, 在落陣嶺, 也只有十五華裡。從西到東、從南到北108平方里的地方駐紮如此多的營寨, 可以看出其密集性, 從各種不同兵種的駐地佈陣, 又可以看出其配套性。

史書記載了劉備中軍大本營與馬鞍山的距離很近, 說明劉備兵敗後是從中軍大本營登上馬鞍山去的。 《三國志.陸遜傳》有劉備兵敗後備升馬鞍山的記載;《資治通鑒》69卷有劉備後敗後漢主升馬鞍山的記載;臺灣三軍大學《中國歷代戰爭史話》有吳軍主力連破四十餘營, 劉備退登馬鞍山(猇亭附近)拒之的記載。上述三種權威史書先後用了備升馬鞍山”“漢主升馬鞍山”“劉備退登馬鞍山三句相似的表述, 所指的地方只有一個, 就是馬鞍山, 這就可以確切的推測, “的出發地, 就是大營頭, 就是中軍大營, 因為從大營頭中軍大營上馬鞍山, 只有一條獨路, 從其他地方上不去;從中軍大營上馬鞍山也是一條最近的路, 當吳軍的點火兵在同一時間, 在不同蜀軍營寨一齊放火後, 蜀軍的建制被打亂, 無力自衛還擊, 但在短時間的夜晚, 卻有數萬人從獨路登上馬鞍山, 除了從最近的大營頭出發外, 他地無法做到如此迅速地上撤。

公元222年閏六月, 東吳陸遜用火攻的戰術打敗了劉備, 迫使劉備從他的大本營退守馬鞍山。劉備退登馬鞍山後, 五萬吳軍將馬鞍山圍的水洩不通, 似如銅牆鐵壁。劉備日日夜夜在山上指揮上去的蜀軍狙擊吳軍的近逼, 在劉備的親自指揮下, 所有上山的蜀軍個個英勇無比, 兩軍從山底殺到山腰, 從山腰殺到山口, 從黎明殺到天黑, 從黑夜殺到天明。儘管如此, 但吳軍對蜀軍的包圍圈越來越小, 因為時間一長, 數萬蜀軍在山上的給養成了問題, 面臨的不光是無飯吃, 而且山上除了葛溝外, 其他地方都沒有水喝, 加上退上山的蜀軍數量相對比包圍他們的吳軍少得多。面對蜀軍逐漸缺乏鬥志, 進而將失去戰鬥力, 劉備感到危急了。他從山頂平地爬到山顛, 從東到西到南到北尋找突圍之地。經過仔細觀察, 最後發現從大本營退上來的那條路, 吳軍人員最少, 雙方戰鬥的廝殺聲漸趨沉寂, 隨即帶領少數隨從, 連夜化裝從來路東向突圍。事後證明, 劉備對突圍的方向和路線選擇對了。原來是馬良帶了一支夷兵, 從救師口猛攻馬鞍山東邊圍困劉備的吳軍背後, 使吳軍腹背受敵, 慌忙從圍困劉備的馬鞍山東緣撤退下來, 急救馬良猛攻圍困的吳軍指揮部, 使劉備能從馬鞍口東下, 從吳軍的缺口突圍。至今救師口周邊民間仍流傳著“屍骨堆成山, 人馬塞滿槽的歎語。由於馬良在吳軍包圍圈外的接應, 減輕了山上蜀軍東防的壓力, 救出了劉備, 使劉備免遭陸遜放言的甕中捉鼈”。後人將馬良救了劉備猛攻吳軍指揮所的地方叫做“救主口”。為了不把主公失敗的地方叫成地名, 後來人又把救主口改名救師口解救王師之謂也。救師口現為長陽磨市鎮政府所在地。


另外, 當年陸遜駐軍之地, 長陽磨市蘆溪村, 原名陸溪村, 相傳當年陸遜在此隱兵, 並其後對劉備發動攻擊。在村附近的龍洞灣, 當中有清朝進士墓, 墓碑佐證了當年陸遜在此伏兵和與劉備的蜀軍在其周邊激戰的史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