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洮縣西南衙下集鎮潘家集村有一條山溝叫貂崖溝, 傳說是古代美女貂蟬隱居過的地方。在貂崖溝下方2里處, 有一平台, 地名叫莊稞窪, 現有兩戶張姓人家居住, 傳說這裡就是貂蟬的出生地。潘家集村距臨洮縣城30餘里, 東臨洮河, 西界康樂胭脂川, 南望紫松山, 北靠五朝山。貂崖溝屬於東西走向的紅道峪溝的支溝, 其山路崎嶇、艱深, 有傳說中的“貂蟬洞”、“貂蟬沐浴泉”等遺存。
三國時代,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多少英雄多少事,到底在今時今日還留下什麼痕跡?大家對三國時代的印象,是否還停留在三國演義小說和民間各個傳說中?到底史實情況是怎樣的? 整理,搜集,轉載有關三國的資料,不同人士的親訪見證,就在今日,讓我們尋找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國!
20171222
普濟寺
古慈溪縣城北的普濟寺面湖背山, 曾是浙東最古老的佛寺之一。據宋《寶慶四明志》載, 普濟寺“本東吳太子太傅都鄉侯闞澤書堂,
後舍宅為寺”。 《四明談助》稱“吳赤烏二年(239)闞澤舍宅為寺。唐大中二年(848)令李楚臣復立德潤院, 乾符(874—879)中敕賜應天德潤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賜普濟教寺”。古籍記載的闞澤,
字德潤, 即《三國演義》第44回“闞澤密獻詐降書”中的孫權謀士。唐開元二十六年(738), 古慈溪建城後, 城北的慈湖曾名闞湖和德潤湖。過了一百年, 寺前建立了石經幢, 使古剎增輝, 使慈湖山水新增了一道名勝。
建初寺
創建於三國吳赤烏十年(公元247年)的建初寺, 為南京乃至江南第一座寺院,
今大報恩寺的前身。建初寺, 位於小長幹, 鳳台山(花盝崗)南。因寺前有吳時建康大市(位於今中華門外西街), 又名「大市寺」。吳赤烏十年, 康居國(古西域國名, 地處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沙門康僧會, 風塵僕僕, 不遠萬裡, 從南海來到吳國的京城建業,
譯經傳教。康僧會為康居國大丞相長子, 「明解三藏」, 「博覽六經」, 棄俗出家為沙門。抵達建業之初, 便在小長幹搭建茅屋, 設立佛像, 傳播佛教。
20171208
古靈泉寺
古靈泉寺又名圓通寺、資福寺、西山寺, 中國佛教“淨土宗”發源地。位於鄂州西山的青龍、白虎二山之間。是東晉高僧慧遠所建, 寺中有泉出崖穴間, 因迎文殊像供奉於此, 盛傳泉中有靈光呈現, 故名菩薩泉, 又名靈泉, 西山寺亦名古靈泉寺,其建在原孫權的避暑行宮基礎上。距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的歷史。
江南第一墓
“江南第一墓”又叫“吉水大墓”, 坐落於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城105國道旁的縣博物館內, 整個墓形呈“品”字狀, 整個墓的外形給人的感覺就如一座歐洲中世紀的城堡。大墓均使用乾砌法, 磚與磚之間沒有使用任何的粘接物。經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實地考察後認定, 此墓為“東漢大型藻井磚室土墩墓”, 建於三國東吳晚期, 距今已1700多年了。
鹿門寺
20171201
20171127
水八陣遺址(奉節)
相傳八陣圖是諸葛亮年參悟《易經》所創。太乙生三才, 三才生四象, 四像生八卦, 八卦再分八八六十四乾坤,
就是所謂八陣。有說當年諸葛亮隨劉備入川, 曾在魚腹浦(今重慶市奉節)一帶用亂石或鹽磧訓練士兵, 演練八陣兵法, 由於臨近江邊, 潮漲時沒於水下, 故又稱水八陣。
20171124
修覺山
在新津市東南, 修覺山下, 五水匯流處的岷江西岸的一帶, 古地名叫著六水門, 在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以後, 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水陸碼頭新津市, 因新津市的繁榮, 於北周閔帝元年(557年)改設新津縣。新津之所以繁榮和發展, 全因蜀漢重臣李嚴。
通濟堰
距離都江堰不遠的新津, 有一座歷史長達近兩千年的古堰——通濟堰, 從西漢修建至今, 經歷過多次大修、改造後, 至今仍在使用, 成為都江堰之外, 四川最古老的一座堤堰。通濟堰歷史上曾有六水門、蒲江大堰、遠濟堰等稱謂。晉代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 曾記載“蒲江大堰灌郡下, 六水門, 有朱遵祠”;北魏酈道元《水經•江水注》也說武陽縣“籍江為大堰, 開六水門, 用灌郡下”。新津自秦朝統一六國以來,
便一直隸屬於武陽縣管轄。東漢建安年間, 通濟堰迎來有史可據的第一次大修, 組織者是時任犍為郡太守的南陽人李嚴。
20171123
顧家橋
蘇州市區中部的臨頓路是一條南北向次幹道, 途徑觀前街商圈東側, 西傍臨頓河, 路南端接干將路處為顧家橋, 為紀念顧悌而建。《吳地記》載:“顧悌仕吳為虎頭將軍。侍父至孝, 父亡五日, 絕漿而死, 郡人為之造橋”。
20171109
朝陽陵(靈芝村)
文昭甄皇后, 名不明, 相傳為甄宓, 實則無記載。史稱甄皇后、甄夫人。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 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正室, 魏明帝曹叡的生母。甄氏初嫁袁紹為次子袁熙。建安九年(204年), 冀州鄴城被曹操攻破, 甄氏因有姿色,
被曹丕所納。甄氏初有寵於曹丕, 生下兒子曹叡和女兒曹氏(即東鄉公主)。甄氏對曹丕妾室中有寵的勸勉她們努力上進, 對無寵的安慰開導, 並常常建議曹丕為子孫昌盛多娶妻妾。早在曹丕初即王位時, 便進郭女王為夫人, 封號等同甄氏。到曹丕稱帝, 攜郭女王到洛陽, 進封貴嬪, 地位僅次於皇后;甄氏則被留在鄴城, 仍為夫人, 不立為皇后。甄氏愈發失意,
有怨言。黃初二年(221年), 曹丕稱帝以後甄夫人被賜死, 據傳殯葬時披髮覆面, 以糠塞口。黃初三年(222年), 曹丕冊立郭女王為皇后, 令甄氏之子曹叡奉郭皇后為母。曹叡即位後追尊甄氏為文昭皇后。太和四年(230年), 改葬於朝陽陵。
貴妃苑
許昌董貴妃苑位於河南省許昌市東城區魏文路與八一路交匯處, 佔地面積50多畝, 是依托三國歷史遺跡董貴妃墓而建成的三國文化主題休閒遊園。主要遊覽點有董貴妃墓、五禽戲樂園、如意湖、景觀水系廣場、貴妃亭、市民健身廣場等。
鄭玄墓
鄭玄墓位於山東省高密市闞家鎮雙羊社區後店村西, 又稱鄭公墓。東漢建安五年(200年)春, 袁紹命其子袁譚逼鄭玄隨軍, 行至今河北大名東病故。初葬劇東(今青州市鄭母鎮)。後因墓壞, 歸葬故里。原封土高6米, 1993年為砌護牆。
20171031
望軍樓
趙雲於「益州既定」(公元213)後, 為翊軍將軍和鎮東將軍任內護衛成都, 屯兵大邑一帶, 兼以錦屏山一線防羌,
訓練伐魏軍馬, 山上有子龍祠,望羌台哨所。第四座山麓的子龍廟, 又名將軍廟, 自古有之, 明清猶盛, 民國時期曾作郊處公園, 盛極一時。第七座山頭為當年訓練兵馬趙雲閱兵處, 名閱軍樓, 俗稱望軍樓, 將軍樓, 今有廟存。
靜惠山公園
距成都市56公里, 大邑縣北門外有一座依山傍水的靜惠山公園, 公園佔地300餘畝, 古時又叫錦屏山, 山頂有子龍將軍廟, 乃蜀漢後主劉禪哭葬將軍趙雲趙子龍之所在。據明代《蜀中名勝記》載:“靜惠山一名東山, 山下土城,相傳為蜀漢名將趙雲築, 蓋雲帝防羌於此。有云墓及廟存。”《四川通志、輿地、山川》亦載“靜惠山在縣北一里, 一名東山, 上有土城及平雲亭, 相傳蜀漢趙雲所築, 蓋雲防羌於此, 有云墓。”子龍廟是為紀念三國時蜀漢名將趙雲而建, 現有三重大殿, 另有望軍亭、子龍碑等遺跡。墓園不大, 墓前有清乾隆四年所立“故順平侯趙公子龍墓”的石碑一通。墓園大門有讚頌趙雲的楹聯“靈爽永護江原父老,忠魂猶壯蜀國山河”。於1983年改建為公園。
20171030
廉石
20171027
葛仙山(彭州)
四川彭州有葛仙山, 相傳是晉時道士葛永璝(又叫葛璝)隱修之地。群峰環抱、山巒疊翠的葛仙山位於彭州市東北部萬年鄉花園溝與紅岩鄉白石溝之間, 相傳晉道士葛永璝與道友楊昇賢在該山結茅為廬, 煉丹修道, 羽化成仙, 因此得名, 又名葛家山。因山勢遠望如蓮花又稱蓮花山。山上東岳殿、葛仙殿、茅庵遺跡至今可見。
20171020
葛仙山(上饒)
葛仙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 位於上饒市鉛山縣中部, 是武夷山的支脈, 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站在主峰眺望四周, 近觀九條支脈如九條蒼龍, 盤旋騰躍,
氣勢雄偉, 人稱“九龍竄頂”。葛仙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極為豐富。奇峰、異石、雲海、松濤, 與黃山媲美;試劍石、道人石、龍舌池、七星井、仙人足印蔚為奇觀。該山相傳因東漢葛玄在此山修道成仙而得名。
天柱山
安慶市潛山縣西部的天柱山, 又名潛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簡稱“皖”由此而來)、萬歲山、萬山等。為大別山山脈東延的一個組成部分(或稱餘脈)。一般指潛山縣境內以其主峰天柱峰為中心的山地, 有時也指其主峰。主峰天柱峰海拔為1488.4米, 因獨特的自然景觀, 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黃山、九華山、天柱山)。早在漢武帝時就封為“南嶽”, 歷代都有人文活動。相傳為漢末方士左慈的修練地, 當有留有不少人文傳說, 建國後開發為風景名勝區, 景區於2011年獲AAAAA級旅遊景區稱號。2011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成為世界地質公園。
20171018
啞泉(巧家)
“啞泉”距今巧家縣城約25公里, 位於蒙姑鎮新塘村民委員會轄境即茶棚子以南, 石龍過江以北之向緩坡豆腐溝。歷史上曾有行人路經此地渴而飲此水而死亡的多起事件。民國《巧家縣誌稿》「毒泉碑」條載:「屬一區小河茶棚子, 距城八十里。有一溪水發源於上, 含硝礬磺質, 具毒性。昔為土人築堤培堰, 引以灌溉田畝, 流經大路側。堰塘蘆葦蒿草繁茂蓊蔽, 多毒蛇、蜈蚣游泳其間, 即濡染成毒, 曾有行人飲之立斃。自昔樹碑以示警告, 至今往來行人雖渴燥咽乾, 未敢涓滴入口。」關於這道「毒泉」, 在民間的話語體系中, 即被認為是三國時蜀相諸葛亮揮師南征途中遇到的「啞泉」。
20171012
毋丘儉紀功碑
1906年, 吉林集安鄉民築路發現曹魏安邑侯平定高句麗反叛紀功。碑由赭紅色含石英粒岩石鑿刻而成, 發現時只殘餘全碑之左上角, 表面光潔,
碑陰亦作修琢。殘長39厘米、寬30厘米、厚88.5厘米。漢字陰刻, 可見7行47字, 另有三字雖殘但可辨識, 共得50字。其字體為隸書, 遒勁古樸鑿刻工拙,
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
丸都山城
丸都山城, 位於集安市區2.5公里處, 修建在起伏險峻的丸都山上, 海拔最高處為676米, 是我國地方民族政權高句麗時代最為典型的早、中期山城之一。它既是國內城的軍事守備城, 又曾作為高句麗王都使用, 在高句麗歷史發展進程中起過重要的作用。丸都山城與國內城相互依附, 互為都城, 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築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 為世界古代都城史書寫下了壯麗的篇章。 2004年7月, 丸都山城與國內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170929
孟雅寺
木城鄉花椒村四楞山上有座孟雅寺, 現存遺部分建築。木城彝族、傈僳族鄉隸屬龍陵縣, 屬於山區, 位於龍陵縣南部怒江下游北岸, 東與平達鄉、鎮康縣相連, 西與潞西市中山鄉相鄰, 北與象達鄉相連, 南與緬甸果敢縣幕太鄉隔江相望, 有國境線19.71公里。鄉政府駐地距縣城153公里, 全鄉國土面積226平方公里。
孟獲洞村
孟獲洞村位於賓川縣城東北50公里的平川鎮, 是一條自然村, 即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 是由村民經過長時間在某處自然環境中聚居而自然形成的村落;一般情況下它只有一個姓氏, 是同一個祖宗的子孫後代, 有相同的血緣關係。孟獲洞村隸屬於平川鎮馬花村委會, 屬於山區。有灼190村民, 主要為漢族, 以種植、林業為主。相傳三國孟鑊即居於此。
陸水湖
陸水湖是國家級重點旅遊風景名勝區, 位於湖北赤壁市南部, 因三國東吳名將陸遜在此駐軍而得名。陸水湖水域面積57平方公里, 蓄水量7.2億立方米。湖中800多個島嶼星羅棋布。最大的島有100多公頃, 最小的如一葉扁舟。赤壁歷史悠久, 聞名古今中外。“二龍爭戰決雌雄, 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雲海, 周瑜於此破曹公。”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震古鑠今的赤壁大戰就是在這塊土地上展開的。
陸遜營寨
陸遜營寨位於赤壁市北郊4公里 處的黃龍古鎮虎山林區, 由虎山、畫山的50多個大小山頭、沖壟及崗地構成, 區內及其周圍自然、人工植被良好, 松、杉、竹及灌木覆蓋8平方公里, 屬亞熱帶大陸性氣候, 南距107國道2公里 , 京珠高速公路1公里 ,
京廣鐵路赤壁火車站(新站)4公里 , 處於長江中旅遊南岸。
20170907
阿歪寨村
阿歪寨村又叫么鋪歪寨或歪寨村一直流傳著一個故事:三國時期, 孟獲為了對付蜀軍, 找到歪寨這支布依族同胞的先祖借藤甲兵, 後來這些藤甲兵大部分被諸葛亮燒死在一個山谷裡。未被燒死的藤甲兵帶著他們的藤甲, 遷移到如今歪寨村一帶的深山裡躲藏並存活下來, 也把這門手藝保存了下來。
20170824
赤烏井
赤烏井又名廣濟井, 位於安徽馬鞍山采石公園內,翠螺山南麓、廣濟寺左。三國東吳赤烏二年(239), 建廣濟寺時掘成, 故名。相傳掘井時採得一斑斕彩石, 後鑿成香爐供於廣濟寺內, 為鎮山之寶, 采石之名亦由此而來。
20170816
20170810
20170809
者相鎮
者相鎮位於貴州貞豐縣東北部, 距縣城18千米。相傳三國時, 諸葛亮在此創建營地, 築土城牆, 操練兵馬, 故稱“宰相城”, 後諱“宰”改為“者”, 者相因此得名, 在鎮區南面存有漢代古城遺址。全鎮土地面積為131.64平方千米。
曬甲山
孔明山(貴州榕江)
孔明山是以諸葛亮命名的山, 位於貴州榕江縣境南部與從江縣交界處, 在計劃鄉加宜、擺勒兩村境內, 距榕江縣城30多公里, 主峰海拔1427.4米。孔明山, 苗語稱“務振”, 意為“古林之山”;山頂名為“務祝”, 意為“森林中的古戰場”。全山東西長20公里, 南北寬10公里, 山頂是平台狀, 為月亮山一支脈, 與月亮山主峰、以及另一支脈太陽山主峰成鼎足之勢。
20170728
諸葛武侯觀星台
據《安順府志》卷之十二•地理志(十一)知安順府事長白常恩纂載:“在學府後坡。”《貴州通志》云:“觀風台在學府後坡, 形如台, 相傳為諸葛武侯觀星台。”當地人古稱觀星台為孔明丘, 現建有安順文廟於丘上。
關索嶺
關索嶺, 簡稱關嶺, 位於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東北面, 臨關索鎮東街口, 踞灞陵河西岸, 關嶺自治縣即以此得名。關嶺就是關索嶺的簡稱, 這是全國唯一用三國歷史人物命名的縣。相傳諸葛亮南征時, 蜀漢名將關羽之子關索率兵駐此, 山嶺由此得名。《安順府志》卷之九•地理志山(下)載:《通志》云:“在城西三十里, 由勢陡峻, 曲折而上, 凡四十三盤。頂有關索廟。舊志:索, 蜀漢漢壽亭侯子, 從武侯南征有功, 土人祀之。山半有馬跑井。相傳索統兵至此, 渴甚, 馬踣地出泉, 故名。又有啞泉, 飲之能令人啞, 立石以戒行者。”這裏也留下了關帝廟、雙泉寺、馬刨井等三國遺跡。
擒孟山
擒孟山是古地名, 即今柒木山, 又叫破孟山、破木山, 位於貴州省安順市寧谷鎮小呈堡村附近, 《續修安順府志》第一卷地理志山脈及山坡載:“柒木山, 通志云:'在城東南二十里, 雄踞郡南'。”傳說在這個大山擒得孟獲一次, 至今還有古戰場遺跡。
糧倉洞
糧倉洞, 又名清涼洞, 位於今七眼橋鎮涼水井村七眼灶自然村之東北面的伏雲山中, 洞中前後貫通, 建有剎宇, 分內外二層, 相傳為三國時期蠻王孟獲的屯糧之地。 《續修安順府志》有“清涼洞, 在城東二十里, 又名糧倉洞。天開一竅,
前後通明。相傳孟獲曾屯糧於此”的記載。
孟獲屯
孟獲屯坐落於關嶺縣斷橋鎮木城河下游河畔, 位處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關腳村後, 山勢雄奇險峻, 崖壁陡峭如削, 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在山頂可俯瞰木城河畫廊和打邦河流域風光。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曾在這裡發生, 三國古文化底蘊厚重, 是關嶺的歷史文化名山之一。
20170727
孟獲城
孟獲, 這個在中國歷史上相傳因被諸葛孔明七擒的西南部羅酋長, 也隨著三國演義的流傳而讓世人皆知。四川雅安市石棉縣栗子坪里, 在海拔4700多米冕寧與石棉交界的拖烏山, 是藏區和彝區的分界點, 有一個山村叫孟獲村, 不遠處還有一個孟獲古城, 相傳是三國時諸葛孔明七擒孟獲之地, 其實走進孟獲城已經看不見城了, 這個充滿神秘的地方, 有的只是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生態的環境。
孟獲殿
20170701
洛帶古鎮
20170616
程墳村
富陽城西站, 乘新桐農用中巴車, 沿國道南行10公里, 中埠橋處轉彎西行, 兩岸青山、綠水中流, 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長山弄。車進長山弄, 沿富春江邊湯新公路西行4公里處的程墳村石馬塢。這裡青山環抱、綠水潺潺、一灣清澈的富春江緩緩流過, 三國時東吳名將程普長眠安息於此。程普、河北人氏、輔助孫堅、孫策、孫權、協助東吳大帝孫權拓疆固土的開國功臣。據說程老將軍入土以後, 墓地遭西晉王朝司馬氏的破壞, 許多的石人石馬被拋扔富春江。由於當地老百姓對程老將軍的敬仰, 當地村落名稱也稱之謂程墳村, 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陸城
陸城位於宜都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三國時吳軍都督陸遜在此築城拒蜀, 故名陸城。話說曾在陸城有當年吳軍掘井取水的四十八井、練兵的陸遜洲。公元222年, 陸遜在此指揮了著名的“夷陵之戰”, 火燒蜀軍連營, 以少勝多, 使劉備敗退白帝城。
20170607
步騭、步闡故城
在黃龍元年(229年), 東吳孫權任步騭都督西陵(今宜昌), 步騭便開始在宜昌築城;而在東吳鳳凰元年(272年), 步騭的兒子步闡也受任都督西陵, 步闡又在宜昌另築新城, 史稱步闡壘, 孫皓鳳皇元年步闡據此城降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