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烏井又名廣濟井, 位於安徽馬鞍山采石公園內,翠螺山南麓、廣濟寺左。三國東吳赤烏二年(239), 建廣濟寺時掘成, 故名。相傳掘井時採得一斑斕彩石, 後鑿成香爐供於廣濟寺內, 為鎮山之寶, 采石之名亦由此而來。
赤烏井口呈圓形, 井圈高出地面50公分, 圈壁厚7.5厘米, 有一圓孔, 為系汲水桶繩之用。井周圍青石鋪砌, 井欄石上鐫刻有“赤烏井”三字, 雖經長年風蝕, 字跡仍清晰可辨。井口內徑34厘米, 內壁沿有數道繩槽舊痕, 係長年汲水所致。此井為採石磯最古老的文物古蹟之一。 1985年, 被列為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赤烏井深不可測, 相傳元末陳友諒於採石稱帝, 亦飲用赤烏井水。由於歷年泥沙淤積, 1985年全市文物普查時, 測得井深20.08米。昔日井旁有一庵,
名為“禪悅庵”, 是遊方僧尼掛錫落腳之所, 後圯毀。建市後, 采石公園在赤烏井新建一露頂方亭, 以護此井, 供遊客觀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