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治墓在安吉縣境內, 唐代的《石柱記》最早記載湖州有朱治墓。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二十四 “輿地略陵墓•歸安縣” 轉引南宋談鑰《(嘉泰)吳興志》:“大將軍朱治墓在府城南十二里”,
但其後稱“又雲《統記》作縣北”。 而據清乾隆《安吉州志》的記載, 朱治墓則在順安鄉姚塢, 應以此說為是。清同治《安吉縣誌》“卷第六•墓域”也載:“吳毗陵侯後封故鄣侯朱治墓在順安鄉姚塢。”查1984年版的《安吉縣地名志》, 今三官鄉(現已併入遞鋪鎮)三官村有自然村名朱墓山, 舊傳朱然墓在此, 故得名。其地古時屬順安鄉境, 而朱然墓現已確證在今安徽省馬鞍山市的雨山鄉境內(1984年6月發掘), 所以很可能朱墓山是以朱治墓在此而得名, 但因被歷史上更有名氣的朱然之名所掩而為後人所訛誤。
三國時代,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多少英雄多少事,到底在今時今日還留下什麼痕跡?大家對三國時代的印象,是否還停留在三國演義小說和民間各個傳說中?到底史實情況是怎樣的? 整理,搜集,轉載有關三國的資料,不同人士的親訪見證,就在今日,讓我們尋找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國!
20161031
20161025
20161019
董允墓
董允墓, 位於江陽區分水嶺鄉董允壩, 當地傳說為衣冠塚, 建墓時間不詳。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9年)知州阮時升曾建墓碑詩碑各一, 詩云:"功著兩朝存故里, 人亡千載只孤墳, 山河未改生前舊, 禾泰今瞻隴下耘, 遺塚有基猶識性, 薦無主獨悲君, 遙知英爽依然在, 欲挽炎精日已曛"。 1988年瀘縣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20161014
朱然墓
馬鞍山朱然陳列館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區南部的雨山鄉安民村林場境內, 為三國東吳大將朱然之墓。從馬鞍山火車站廣場乘坐10路車可以抵達。朱然墓發掘於1984年6月, 出土許多珍貴文物, 部分漆器填補了三國美術史的空白, 也是已發掘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最大的、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 被列為80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20161013
孫策墓(蘇州)
孫策墓現在位於今江蘇省蘇州盤門外染絲廠內, 也就是今天的內馬路北段西側。當地人稱孫將軍墳、孫策墳、孫王墳。其楣石於解放後發掘出土, 雖經歲月剝蝕, 仍可分辨出正面浮雕的龍、虎、人等形象。
20161007
20161006
20161001
李夫人故里碑
馬邈, 三國時期蜀國江油關的守將, 因不戰而降導致魏軍長驅直入攻陷成都而遺臭萬年, 成為一個改變歷史的小人物。馬邈妻子李夫人在丈夫投降後自盡, 因忠義而名垂千古。在平武縣南壩鎮, 至今仍保存有紀念李夫人的石碑。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