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死後, 陸績被孫權派任為郁林郡太守,
陸績因此在貴港市南江村留下了一系列文化遺存。孝道為儒家文化, 深受此文化影響的陸績為其後來赴任郁林郡太守並對南江村民眾影響頗深遠。
三國時代,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多少英雄多少事,到底在今時今日還留下什麼痕跡?大家對三國時代的印象,是否還停留在三國演義小說和民間各個傳說中?到底史實情況是怎樣的? 整理,搜集,轉載有關三國的資料,不同人士的親訪見證,就在今日,讓我們尋找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國!
20161219
20161216
20161213
徐盛墓
徐盛墓在長興縣境內。明成化《湖州府志》卷十一“長興縣陵墓”載:“吳廬江太守、安東將軍徐盛墓在縣北五里”。 現今長興縣的大部分地域在三國時期尚屬烏程縣境, 至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始從烏程縣分出, 另置長城縣。查1983年版《長興縣地名志》, 長興縣城北五里有徐山頭自然村, 在今後漾鄉(現已併入雉城鎮)新湖村境內。徐盛墓很有可能就在徐山頭, 山之得名恐怕也是和徐盛墓有關。
20161208
東吳文化公園
東吳文化公園是杭州市富陽區富春西岸的一處景點, 位於江濱西大道128號, 主要由入口景區、休閒娛樂景區、東吳文化景區及密林景觀四大景區組成。是一座免費開放的歷史文化主題公園, 以紀念三國東吳政權在江東的掘起及其故里事蹟。
龍門古鎮
杭州龍門古鎮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境內, 離杭州市中心38公里, 地處秀麗的富春江南岸, 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旅遊線上的國家一級景點。龍門古鎮為三國東吳大帝孫權故里, 孫權的後裔聚居於此, 已逾千年。全鎮現有7000多人, 90%以上姓孫。東漢名士嚴子陵遊覽龍門山時稱讚“此地山清水秀, 勝似呂梁龍門”, 龍門古鎮因此得名。
桓王亭
2005年3月6日, 在鎮江市京口區經十二路與學府路交界處, 隆重舉行了三國東吳桓王孫策"桓王亭"奠基儀式。桓王亭總投資500萬元, 由京口區政府興建。整個建築以三國文化為主基調, 主體工程為一座東漢風格石亭, 亭外一座孫策縱馬天下的青銅雕像, 兩側鋪以石製長廊, 周邊配套園藝綠地和休閒廣場等。相傳孫策遇刺的地點正是現今江蘇大學附近, 因此在大學旁建桓王亭以紀念這一位歷史上的傑出人物, 這亦是國內首個專門為三國風雲人物建造的主題紀念公園, “桓王亭”的建成, 將與北固山“三國城”東西輝映。
曹真殘碑
《曹真殘碑》全稱《魏鎮西將軍上軍大將軍曹真殘碑並陰》, 又稱《曹真祠堂斷碑》、《都督雍涼州諸軍事曹真斷碑》。三國魏碑刻, 刻立年月不詳。曹真卒於三國魏太和五年(231年)三月, 此碑當在其後立。此碑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 在陝西西安城外南郊出土, 存高81.4厘米、寬103.2厘米、厚22厘米。光緒年間運至北京。曾歸長白端方、建德週進遞藏。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