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營寨位於赤壁市北郊4公里 處的黃龍古鎮虎山林區, 由虎山、畫山的50多個大小山頭、沖壟及崗地構成, 區內及其周圍自然、人工植被良好, 松、杉、竹及灌木覆蓋8平方公里, 屬亞熱帶大陸性氣候, 南距107國道2公里 , 京珠高速公路1公里 ,
京廣鐵路赤壁火車站(新站)4公里 , 處於長江中旅遊南岸。
東漢時, 三國東吳年青將領陸遜曾在此駐軍屯田, 在蒲圻開發陸水。陸遜曾兩度在此拜將受任, 一是公元219年出兵偷襲荊州, 二是公元222年在此出兵, 破劉備於夷陵, 火燒連營700裏及民間傳說陸遜在黃龍馴龍、劈精、斬蛇。陸遜營寨中有陸遜墓, 但只是紀念用的衣冠塚(曾有說陸遜墓位於蘇州城門外五里許陸墓鄉, 今已湮沒。不過, 據考陸墓鄉是因為唐朝德宗貞元年間宰相陸贄葬此而得名, 與陸遜無關)。臥牛山的東吳大將陸遜之墓在天目湖南端的庵和雙塘之間, 此景名曰“臥牛望月”。
陸遜營寨的主要景觀:吳城、陸遜營寨寨門、昭侯門、陸遜雕像、顯德門、彰德門、陸遜拜將台、觀軍亭、烽火臺、夷陵長廊、陸遜軍帳、司鼓台、射箭靶場、陸遜行轅等。
吳城:位於營裏村西兩公里 處, 據《湖北通志》及《蒲圻縣誌》載:三國東吳大都督陸遜曾于蒲圻境內建吳城, 蓋當年蒲圻轄今鄂南及江夏汝南(今咸安)、唐年
(今崇是)、下雋(今通城)等縣, 縣城先後駐競江口、蒲圻州(今嘉魚城)、陸口等處, 吳城建於何處, 據考證在今崇陽縣境,
現于陸水之濱建一吳城, 城樓高13米 , 寬60米 。城中有東吳古街長800米 ,
寬25米 。
陸遜營寨寨門:仿木鋼筋凝土結構, 寬120米 ,
高9米 , 門外有6米 高的大碑, 門樓上有瞭望哨, 兩邊有哨房, 入此及進入陸遜寨旅遊區,
寨門頂簷和大碑上有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題寫的“陸遜營寨”四個字。
昭侯門:寨門之西不足百米有門曰“昭侯門”,
乃以陸遜曾于吳景帝孫休時追諡“昭侯”而得名。
陸遜雕像:陸遜雕像高9米 , 花崗岩雕鑿而成, 其莊嚴度和品質為鄂南石像之最。
顯德門、彰德門: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 為光耀其功德, 在陸遜雕像去拜將台中間歇息處所, 特立兩座牌坊以作紀念
陸遜拜將台:東漢建安24年後, 陸遜兩次被拜為大都督, 均在此舉行。現複建拜將台, 由主台、日晷、旗杆、、正衣亭、天簌亭、下轎碑構成。
觀軍亭:觀軍亭位於拜將台以上之山頭, 高15米 的八角亭, 可觀八方之水軍、陸軍的佈陣、操練情況, 乃陸遜在此觀看軍隊操練、演習之處。
觀軍亭:觀軍亭位於拜將台以上之山頭, 高
烽火臺:烽火臺位於陸遜營寨高山之巔, 由相連的高低兩台組成, 高13米 , 乃古代傳遞軍情資訊之用。陸遜當年在蒲圻建有烽火臺數處, 除本處之外, 還有中夥鋪、丁母山麓,
稱之曰“煙墩”, 餘家橋芙蓉山, 稱之曰“煙包山”。
夷陵長廊:夷陵長廊長63米 , 廊頂有彩繪圖畫, 畫中再現夷陵之戰之場面, 廊邊有美人靠, 可供旅客小憩。
陸遜軍帳:為古營帳遊覽區, 依山就勢。建軍帳16座。
司鼓台:司鼓臺面對小校場, 乃當年陸遜擊鼓練兵之所。
護寨溝:陸遜營寨依山傍水, 為護營寨安全, 掘有護寨溝一條, 現改為通水管道。
水寨·校場:建水寨、九宮八卦陣、校場、射箭靶場等。
八陣圖:八陣圖為古代軍事陣法, 為蜀丞相諸葛亮創建, 陸遜于黃武元年大敗劉備, 乘勝追擊,
追至一處, 見雲霧迷漫, 有石頭八堆, 陸遜知為八陣圖, 乃退兵。八陣圖分八八六十四門, 其中有生門, 有死門, 全憑記憶和智慧出入。
射箭靶場:為東吳大都督陸遜操練軍隊處, 陸遜先後駐軍蒲圻達20餘年, 一般為農時墾荒種田, 閒時練兵, 他所訓練的軍隊不僅紀律嚴明, 而且英勇善戰, 故取得偷襲荊州和夷陵拒蜀的勝利。
陸遜行轅:陸遜行轅即陸遜大本營, 陸遜駐軍于此達20餘年, 其後有潘淩、諸葛恪等人駐軍於此, 故此行轅乃依當年舊制所恢復。行轅內設點將案, 上放令箭、令旗, 兩邊陳列十八般兵器和幾桌, 中堂有白虎。
劈精廟:因陸遜陸水河畔墾荒 屯田, 疏通河道, 消除水患, 後來傳說是陸遜斬除八蛇、劈死蛟精、馴服黃龍, 才使洪災得以解除, 後人為紀念陸遜功德而建。
黃龍寺:位於營寨區虎山之腹, 以陸遜降黃龍於此而得名。黃龍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和陸侯殿分別供奉四大天王、彌勒佛、釋迦牟尼佛和陸遜。
陸遜墓:為紀念三國東吳將領陸遜而建造。
陸弟軒:在水庫中建一水榭, 定名為陸弟軒。東吳兩員年輕大將周瑜和陸遜, 人們習慣于稱呼為周郎、陸弟, 陸弟軒乃為陸遜功績而建。
虎泉:在虎山泉處建虎頭兩樽, 泉水從 虎口中流出, 相傳陸遜馴龍、劈精、斬蛇後, 龍王震怒, 百日不雨, 有二虎刨二泉出水救濟災民, 虎山以此而得名。
騰龍、臥虎雕塑:聳立在黃龍古鎮陸遜營寨內, 龍山之巔的“騰龍”雕塑, 身高8米 (表示吉祥、富裕、發達之意)、長21米 (象徵21世紀), 可謂“天下第一黃龍”, 巨龍的前方是當年火燒曹營的赤壁古戰場——長江。與龍山相鄰的虎山有“臥虎”雕塑兩尊, 上山虎與下山虎構成了一幅完美的虎山壯麗景觀
虎泉:在虎山泉處建虎頭兩樽, 泉水從 虎口中流出, 相傳陸遜馴龍、劈精、斬蛇後, 龍王震怒, 百日不雨, 有二虎刨二泉出水救濟災民, 虎山以此而得名。
騰龍、臥虎雕塑:聳立在黃龍古鎮陸遜營寨內, 龍山之巔的“騰龍”雕塑, 身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