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祠位於四川綿陽市梓潼縣三泉鄉白雀村, 西出梓潼縣, 沿梓潼往江油的安梓路行約15公里 , 就到了三泉鄉白雀村, 再沿村道行不多遠, 就看到路邊的“魏延祠”石碑。 沿翠柏拱衛的石梯拾階而上, 便見松柏掩映間一座仿古的建築, 這就是魏延祠。
魏延祠坐落在臥龍山千佛岩諸葛寨東長生門下東麓的井岡坪上, 梓臥(梓潼——臥龍鎮)公路從祠前經過, 路北, 魏家河蜿蜒東流。祠周, 環境清幽。
據說, 魏延祠方圓十裏, 有很多姓氏, 唯獨沒有姓魏的, 但祠前卻有一條魏家河。據當地八旬老翁回憶, 魏家河河東原有魏家河廟, 廟前曾有三塊石碑, 其中一塊石碑上刻有“魏延率兵駐此”。
傳說, 建興七年(公元231年), 諸葛亮第四次率軍北伐時, 大軍駐屯於臥龍山諸葛寨, 令魏延率本部兵馬駐今魏家河南井岡坪, 成掎角之勢以作策應, 這跟諸葛亮用兵謹慎相符。
據說, 當時天氣酷熱難耐,
魏延發現一片山林有大群的鳥不斷聚集, 決定在那裏駐屯。由於有鳥糞接連不斷地落下, 官兵們只有在離開樹林一點的地方燒飯。可是, 卻沒找到水源。大群的麻雀聚集在魏延部隊的上面, 感到吃驚的士兵們計畫轟走麻雀。魏延也看到了大群的麻雀, 但是, 他在其中發現了一隻白麻雀並被這只白麻雀所吸引。他追著這只白麻雀到了一處岩石場, 忽然, 白麻雀奇跡般地在岩石的裂口裏消失了。魏延感到十分驚奇, 他試著推動岩石, 不料, 岩石轟然崩塌, 泉水噴湧而出。原來, 岩石下是一股地下水。官兵們找到了燒飯洗浴的水源, 當地久受乾旱之苦的農民們也感到非常開心, 他們把這條地下水稱作魏延河。據說, 當時魏延經常身著戰袍, 牽著戰馬, 手持大刀在河邊飲馬巡視。
後來, 人們為懷念魏延駐兵之史跡, 在魏延河邊建了魏家河廟, 並在河上建了一座小橋, 取名為“將軍橋”。 魏家河廟毀於1968年, 刻有“魏延率兵駐此”的石碑也不知所蹤。但將軍橋現在尚存, 只是平時沒于水中, 每年六七月間, 水退則可見橋。
據說, 井岡坪上歷史上曾有魏延祠, 後來由於官府的命令, 魏延祠被拆毀。現在的魏延祠是在1995年重建的。 魏延祠, 殿宇巍巍,
正中, 塑有魏延像, 端莊威武, 頗具大將風度。“魏延祠”匾額, 由中國《三國演義》學會常務副會長沈伯俊先生題寫。祠堂廊上, 立有三塊石碑, 上面分別刻有“南鄭侯魏延簡介”、“魏延率兵駐此認證碑記”、“魏延祠考察記”。魏延祠正殿左測, 是道教殿堂, 塑有一些道教人物塑像, 有道教護法神——王靈官, 還有道教鼻祖——老子。魏延祠右上方, 還有文昌行宮和大佛殿, 大佛殿內, 有三世佛和十八羅漢像。
本人今年將率團到訪此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