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侯廟, 又名子龍庵, 相傳清朝康熙年間, 安鄉縣令王之佐的女兒未婚而亡, 於是縣令在趙侯廟旁買良田數畝, 建庵房讓尼姑守墓, 後趙侯廟和尚因故出走, 尼姑成了廟中的主持, 故稱子龍庵。趙侯廟坐落在安鄉縣城城北兩公里安猷鄉子龍庵村, 在安猷鄉,相傳三國蜀將趙子龍征五溪,曾在此駐軍築營,原建有趙侯廟, 打鼓台。那高高的打鼓台旁, 寺廟不大, 兩進六間, 佈局嚴謹, 趙侯塑像威武逼人, 據說, 有事敬趙侯, 還真可逢凶化吉, 所以, 香客如雲, 絡繹不絕。
相傳, 赤壁之戰之後, 劉備用孔明計奪了荊州, 取了零陵、桂陽、武陵、長沙諸郡, 那時孱陵地勢較高, 屬江南古陸, 有孱陵小道直達荊州, 又有澧水橫貫東西後直入長江, 因而成了荊州與諸郡聯繫的必經軍事要地。《三國志》記載:“先主入蜀, 雲留荊州”。趙雲留荊州時, 長期在巴陵、江陵、秭歸巡查, 擔任軍事防務工作。同時奉命征討南蠻, 實行攻心為上的優撫懷柔, 因而深受江南人民愛戴。趙雲征五溪蠻時, 在孱陵築營紮寨, 壘土為城, 建起高高的打鼓台。清朝順治年間, 安鄉邑令辛良器構亭於打鼓台, 從此祭祀趙侯的香火不斷。康熙7年, 縣令王之佐建正殿三間, 令僧祀之。乾隆46年重修, 《乾隆安鄉縣誌》載:“漢趙子龍征五溪蠻, 道經安鄉, 累土為城。至今營寨尚存。”此處, 五溪蠻是武陵蠻。在漫長的歷史風雨中, 趙侯廟幾度興廢, 打鼓台也面目全非, 但, 打鼓台的戰旗仍在老百姓胸中升起, 鼓聲仍在人民心中擂動, 趙子龍的故事 , 仍在群眾中廣為流傳。安鄉人民, 為了紀念趙子龍, 所以, 至今, 仍有許多地名與“子龍”相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