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勝”水鏡莊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隆中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之一。位於湖北省南漳縣城南門外1公里, 305省道由此經過, 距襄陽市37公里。是東漢末年名士司馬徽隱居地, 因司馬徽雅號“水鏡先生”而得名水鏡莊。劉備在襄陽遇險,
馬躍檀溪逃到南漳, 在水鏡莊與司馬徽相遇, 司馬徽薦諸葛亮、龐統與劉備, 告日“伏龍、鳳雛, 二人得一可安天下。”於是產生了“三顧茅廬”、“隆中對”等故事。三國鼎立, 更使司馬徽名昭千古。為懷念司馬徽, 後人建起了“水鏡莊”紀念勝地。
據說, 龐德公在鹿門山舉行酒會, 諸友或歌或詠, 很是熱鬧。司馬徽論古談今, 言談灑脫超凡, 令滿座寂然, 敬意盈胸。龐德公舉杯上前, 說:“先生數典如流水, 水清似鏡, 真乃水鏡先生矣。”此後, “水鏡”之名便名揚中原, 隱居之地白馬洞也被稱為“水鏡莊”了。
水鏡莊又稱白馬洞。背倚玉溪山, 層巒疊翠, 下臨彝水, 泉流淙淙。莊前立有石碑,
上書“漢水鏡棲隱處”, 為清乾隆七年(1742年)南漳知縣徐彥所豎石碑左側為“薦賢堂”, 兩進平房, 中隔小院, 每進三間, 建築莊重古樸, 占地約300多平方米。
山腰峭壁處有一天然石室, 名白馬洞, 上刻“洞天福地”四字。洞深約20米, 寬10米, 高4米 以上。水鏡莊面積60公頃, 有灰鸛松鼠鬧林等動物景觀, 歷史文化與山水自然景觀相得益彰, 是一個理想的休閒、旅遊觀光的佳處。現存漢時珍貴文物10余件, 詩文近100篇, 碑刻50塊, 名人字畫100幅, 對聯50幅, 最早詩文距今近1000年。景區利用天然石壁開發了全省最大的野外攀岩旅遊專案。水鏡莊位於縣城南, 依山傍水, 景區迷人。半山腰中有巨洞, 可容百人,
傳說通四川, 有四川白馬奔出, 故名白馬洞。
景區建築多為亭閣式, 飛簷淩空, 氣宇軒昂, 金窗修戶, 雕樑畫棟。司馬徽、龐德公和學生諸葛亮、徐庶、龐統玉石雕像惟妙惟肖。半山腰有“頭天門”、“二天門”, 拾級而上, 如登雲梯。莊正門前一條木板鐵索橋飛跨過河, 遊客漫步逍遙至極, 別有情調漾心頭。其他主要景點有:草廬、水鏡遺址、司馬徽故事碑廊、水鏡祠、幽居齋、善福洞、文筆峰、將軍亭、聚賢閣、老虎洞、藏龍洞、神迷谷、桃花流水、玉屏飛瀑等, 8條迴圈步游路遍佈玉溪山, 使景區更顯“曲徑通幽”之妙趣。藏在景區深處的水鏡蘑菇石、天然噴泉等20多處新景點串聯成一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