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關姜維墓坐落在秦州區天水鎮東北的黃家坪山頂, 左面為石家峽, 右面為鐵堂峽。鐵堂峽不僅是西漢水上游的流經之地, 也是由隴入川的古道和軍事要塞。姜維墓山腳下的三角形川道裏, 是撫夷將軍姜敘曾經鎮守過的曆城, 正前方便是赫赫有名祁山。
姜維古墓原為直徑約十米 的土塚, 在此遠眺, 天水關盡收眼底, 乃天水鎮的八景之一。姜維死的時候只有六十二歲, 據傳他的部下偷偷地割下姜維的頭顱, 潛回天水關, 埋在黃家坪山頂姜維曾經屯過兵的紮營地裏。當地人至今仍然稱這座山為“姜維墳”, 地為“紮營地”。
《天水縣誌》卷之一《地理志》記載:“平襄侯姜維墓在(天水)縣城南七十里天水鎮北山, 大塚巍然, 相傳冬不積雪。”《直隸秦州新志.卷之二.山川》中記載:“鐵堂峽(禮縣)東一百里, 漢姜維故里,
州志亦鐵堂莊, 今兩存之。” 劉江真在《三國戰略重地——天水》一文中如此介紹說:“天水市秦城區西南鐵堂峽有姜維祖瑩及其墓, 傳為居住地。”姜維墓後的峽谷為鐵堂峽,
峽內有一鐵堂莊, 有姜維的祖瑩, 近旁有姜維堡、躲箭石、門鈕溝等三國古戰場遺跡。《元一統志》中記載:“姜維鐵堂莊在天水縣(今天水鎮, 唐宋時曾為縣)峽內四山環抱中, 有孤塚, 相傳為維之祖瑩。入峽數十步,
右岩有‘石門上品’等大字及‘延佑三年二月初三日’等小字”。《甘肅通志》中曰:“鐵堂莊即杜(甫)詩《鐵堂峽》, 相傳為後漢姜維故宅, 四山環抱中一孤塚, 傳為維祖瑩。” 元朝詩人徐鑾的《鐵堂莊》詩雲:“亂山深處一茅廬, 原是姜公舊隱居, 惟有鐵堂空峽在, 六韜留與子孫無。”清朝舉人、歷任江蘇教育總會兩江學務及江南高等學堂國學教授, 主講南京國學專修館的程先甲先生在其詩作《狄道詠姜伯約》中道:“鐵堂峽旁故宅荒, 惟聞哀猿上下號秋風。”詩後的附注裏如是說:“鐵堂峽, 姜維故里, 在禮縣(東)。”(有說姜維故里在甘谷)
鐵堂峽已無處尋覓三國時的印記了, 一片荒亂, 公路旁黃家坪上的姜維墳也已成為平地, 了無蹤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