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207國道出襄陽城往南, 行至峴首山下, 山下的207國道即古驛道, 沿山麓緊靠公路旁的一條小徑上, 有一處不起眼的地方, 雜草將這裡的台階都淹沒了。拾級而下, 兩座墓葬映入眼簾。這就是杜甫墓塚與王叔和墓。晉代名醫王叔和, 曾為宮中太醫, 後行走江湖。曾傳“襄陽有個王叔和, 死人醫得活”, 其衣冠塚內留有石供器一套等物。此墓為襄陽市文物管理處1983年重立, 它原本位於峴首山東側, 因修207國道被破壞, 後由文物部門重立。
東漢末, 王叔和因避戰亂而舉家遷於襄陽,
屢入峴山採藥, 歷代《府志》均記有王叔和洗藥池的記載, 在鳳凰山下。王叔和在襄陽行醫, 至今襄陽民間仍流傳有“襄陽有個王叔和,
死人能醫活”的說法。襄陽人民感念他, 至今其墓尚存, 今墓碑為1983年襄樊市人民政府所立,
為“晉太醫令王叔和之墓”九個大字, 當代書法家張樊書丹, 用墨厚重, 筆力遒勁。
王叔和墓北側有唐代大詩人杜甫衣冠塚, 兩座墓為同時修繕, 墓碑“唐杜工部之墓”重立時間、形制均相統一, 連劉柄的書丹筆法也趨一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