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澤墓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洞庭西山境內鳳凰山禹期峰(前灣山)東麓, 有一座傳說是闞澤舍家為刹的文化寺。寺門前原也有闞澤墓, 俗稱將軍墳。但墓在“文革”中被毀。禹期峰, 即禹期村以東到前灣村之間, 又稱前灣山, 山頂主峰俗稱鳥峰。
據年長村民憶及, 這個墓葬在水稻田裏。印象中, 就是一個墳墩一塊碑, 蒔秧季節佇立在綠油油的秧苗田裏, 秋收稻熟時又裸露在黃澄澄的稻浪中。闞澤墓上世紀60年代因開文化港堆置廢土而被埋沒, 後來由一位有文化的胡姓村民經手。他知道這是件文物, 不能隨意丟棄, 就把它字朝下沉沒在河裏。
直到2009年的春天, 一個偶然的機會,位從事挖泥工作的蔣姓師傅在文化港裏挖到了一塊墓碑並傳遞給鎮文史辦。經調查, 該碑幾經轉手, 現落在西山東河村一個商人手中。與這位商人商量後, 鎮文史辦工作人員拍到了珍貴的闞澤墓碑照片, 上面寫的是“吳太子太傅闞公之墓”, 碑上顯示書寫者是經學大師俞樾, 時間是清朝光緒十一年(1885年), 豎碑的人是在西山做巡檢的暴式昭。
據說, 民國時期“吳中保墓會”也曾為立過碑, 國民黨元老、朱德恩師李根源捐資修復, 碑文為吳中保墓會會長吳蔭培書寫。要是這塊碑也能找到, 那就更好了
因歷史原因, 湖、蘇兩地的闞澤墓現都已不存, 所以已經很難判斷何處才是真墓的所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