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墓位於甘肅省靈臺縣獨店鎮張鰲坡村, 這是國內唯一的皇甫謐墓。皇甫謐墓地處張鰲坡塬邊, 北為坦闊塬面, 村落環繞, 南臨陡坡深溝, 遠通達溪河川道。皇甫謐(mì)(215年—282年), 幼名靜, 字士安, 自號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縣(今甘肅省靈台縣)人, 後徙居新安(今河南新安縣)。三國西晉時期學者、醫學家、史學家, 東漢名將皇甫嵩曾孫。他一生以著述為業, 後得風痺疾, 猶手不釋卷。其著作《針灸甲乙經》是中國第一部針灸學的專著。除此之外, 他還編撰了《歷代帝王世紀》、《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元晏先生集》等書。在醫學史和文學史上都負有盛名。在針灸學史上, 佔有很高的學術地位, 並被譽為“針灸鼻祖”。摯虞、張軌等都為其門生。
墓園南北長62米, 東西寬55米, 佔地6畝, 週築紅磚青瓦圍牆, 門向南開, 門楣題寫“皇甫謐陵園”。墓塚位於園內中央, 饅頭形土丘, 現高4米, 周長27米, 塚週築磚混欄牆及正方形基台, 南設台階可達檯面, 前樹“皇甫謐之墓”碑, 後立“皇甫謐傳略”碑, 台階兩側有1963年和1981年甘肅省人民政府立“皇甫謐墓”保護標誌碑各一通。墓基台結與大門之間磚鋪甬道, 兩旁列植松柏, 園外垂柳依依, 園內草地青綠, 遠看景色蒼古, 近前環境幽靜, 園內簡樸肅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