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是三國吳國武昌城舊址, 吳主孫權先是在此建都, 後來才遷往建業即南京城, 但這裏一直是陪都, 同時亦留下了不少古墓, 包括被稱為“孫將軍墓”和“鄂鋼飲料廠一號墓”的孫述、孫鄰墓。鄂城吳墓分佈在西山的南麓和東北麓以至樊口一帶, 當中的文物大多收藏在鄂州市博物館, 也有部份移送至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
早在1967年, 在西山南麓發掘了一座孫將軍墓, 墓中出土的“陶院落”, 就是漢末戰亂的歷史佐證。孫將軍墓磚室總長9.03米, 由甬道、前室、後室等部分構成, 前室兩側各有一耳室, 該墓早期遭嚴重盜掘, 殘存隨葬器物以陶瓷器為多,其次有染金銅飾、錢幣、金器及漆器朽痕等。而青瓷陶院落四周也是高大的圍牆, 只開前後兩門, 前門門樓刻寫著“孫將軍門樓也”六字銘文。圍牆長五十四釐米, 寬四十八釐米, 四角各有一座“敵樓”。門樓、敵樓都是用於瞭望和儲兵的防衞設施。高牆之內前有廳堂, 後有正房, 兩側是廂房, 儼然一座戒備森嚴的將軍府弟。該門樓已調中國國家博物館。這座被稱為鄂城東孫將軍墓的古墓, 研究者根據銘文推測這是時代在西晉初年, 東吳武昌都督兼平荊州事, 孫權侄孫孫述的墓地, 這件陶院落也就或許是孫述生前居住的庭院的寫照。
無獨有偶, 1991年, 在離孫將軍墓東約30米處發現了另一座東吳墓, 稱為鄂鋼飲料廠一號墓, 此墓規模較大, 全長達14.5米, 也是由甬道、前室、後室等部分構成, 前室南側甬道兩旁各有一耳室, 該墓未遭盜掘, 因此隨葬品十分豐富。當中又出土了一套類似“孫將軍院落門樓”的“青瓷倉院”, 所不同的是, 這座院落除置有房屋外,
並設置有四個倉, 而在造型與釉色上較之孫將軍門樓更勝一籌, 堪稱六朝青瓷之冠。此外, 墓內出土青瓷、陶、銅、鐵、金銀、玉石等質地遺物400餘件以及銅錢7000多枚, 其中一件錯金銅彎機上刻有“將軍孫鄰弩一張”七字。一般認為墓主是孫吳都鄉侯、沔中督、威遠將軍孫鄰。孫鄰是孫述之父也就是孫權之侄, 卒於赤烏十二年。
這區的墓地未探出陵垣痕跡, 可能當初即未築陵垣, 而以自然山峰、山梁為陵區範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