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城公園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清涼山一帶, 公園以“石城懷古”為主題, 將石頭城的悠久歷史與自然山水有機結合, 將古代戰場與現代國防教育融為一體, 規劃總面積近16.94公頃, 以南京明城牆為軸線, 體現歷史文化古都的特色。北起清涼山體校, 南至清涼門, 西臨古城牆, 東到虎踞路。
公元前333年, 楚威王置金陵邑於此, 築城石頭山。東漢建安十七年(212), 孫權改秣陵為建業, 在金陵邑故址石頭山上修築石頭城, 內設石頭倉、石頭庫, 以存儲軍械、糧食等物資。石頭城南建烽火台, 為軍事重鎮。東晉義熙年間, 以磚築城, 建"入漢樓", 仍為軍事重鎮。唐末再修石頭城, 依山築城, 因江為池, 形勢險要, 古有"石城虎踞"之稱。明洪武十九年(1386)築南京古城將其圍在城內, 今城垣尚存, 烽火台、徵虜亭遺跡尚可尋。唐代以後江水日漸西移, 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後, 石頭城便開始廢棄, 故中唐詩人劉禹錫作《石頭城》一詩云:“山圍故國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 夜深還過女牆來。”詩人筆下的石頭城, 已是一座荒蕪寂寞的“空城”了
石頭城又稱“鬼臉城”, 石頭城以清涼山西坡天然峭壁為城基, 環山築造, 周長“七里一百步”, 相當於今天的六里左右。北緣大江, 南抵秦淮河口, 南開二門, 東開一門, 南門之西為西門, 城依山傍水, 夾淮帶江, 險固現時勢威。站於此地, 最能領會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和譽為登臨之絕唱的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詞的意境。 “鬼臉照鏡子”是一個在歷史上即聞名的景點, 因在城牆中部有一塊突出牆體的橢圓形石壁, 遠看隱約可見耳目口鼻, 酷似一副鬼臉,
因此被稱為“鬼臉”, “鬼臉”下的這面水塘“鏡”的面積有1600多平方米。公園重修時, 著名的燕王河景觀也從歷史的覆蓋中清理出來, 重見天日, 成為一條兩岸鬱鬱蔥蔥的清流。不論遠觀還是就近審視, 城牆垂柳, 碧水綠樹, 都是一方絕佳的景緻。石頭城遺址已被列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