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 古城名, 本來是三國時吳國的苑城, 孫權於公元212年(東漢建安十七年), 改秣陵為建業, 建都築城, 後來的東晉繼續以建業為都,
更名建康並加以改建, 遂成為南朝台省和宮殿所在地, 所以叫台城。故址在今江蘇南京雞鳴寺南。近年來台城遺址相繼發現, 核心地區位於今大行宮周圍及其以北南京總統府東西一線。如今南京圖書館保護著台城中軸線截磚路和拐角磚包城牆, 六朝博物館內保護著台城原址夯土城牆、包磚牆, 護城壕等遺址等。
“苑城”是東吳的皇家花園和皇宮衛隊的營地, 在太初宮的東面和北面, 可容綱3000多名貴族子弟同時在裡面騎馬操練。苑城的北部有一座苑倉, 又稱倉城, 裡面儲藏著大量糧食和其它物資。在太初宮的西面, 還有一座專供皇太子用的花園, 叫做“西苑”。
後來司馬睿南渡建康(即建業), 建立東晉。晉成帝時, 建康宮室在蘇峻之亂中被毀。戰亂平息之後的鹹和五年(330年)九月, 晉成帝命令尚書右僕射王彬在苑城舊址上營建新的宮城, 次年十一月新宮建成, 命名為建康宮、又名顯陽宮。 “台”指當時以尚書台為主體的中央政府, 因尚書台位於宮城之內, 因此宮城又被稱作“台城”。晉太元三年(378年), 謝安主持將台城徹底改建, 自東晉至南陳, 均為國家政治中心所在, 宮殿壯麗巍峨,
殿閣崇偉, 台城內由多重城垣構成, 包括百官議政的尚書朝堂區、皇帝朝宴的太極殿區以及后宮內殿區、宮後園囿區等。
隋開皇九年(589年)隋軍攻入台城滅亡陳朝, 將建康的宮苑蕩平為耕地。原來綺麗宮室都化為廢墟。此後多有文人以台城與南朝的興廢為題懷古詠史, 唐朝詩人韋莊曾有《台城》詩云:“江雨霏霏江草齊, 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 依舊煙籠十里堤。”到了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 楊吳在建康故址上興建金陵城, 台城遺跡就此徹底湮沒地下。台城湮沒之後, 宮城的具體範圍一直不明。明清史料記載“珍珠河正在(台城)宮內”、在“玄津橋大街以北”。
1936年, 朱偰先生出版的《金陵古蹟圖考》中提出台城的四界分別是:南至乾河沿、北至雞鳴寺前、西至中山路西、東近成賢街, 這種說法的影響相當大。 2001年5月起, 對成賢街西43號大院工地, 成賢街東星漢大廈工地, 成賢街東東南大學成園工地, 北京東路南東南大學校園北部科技樓工地, 成賢街東南浮橋工地及珍珠河東側、珠江路北側的華能城市花園工地進行一系列考古發掘。但結果大失所望, 發掘表明:該地區六朝文化層較為淺薄, 沒有發現任何與六朝建康宮城相稱的重要遺存。自2001年5月至2003年1月間, 考古專家在這一地區的原老虎橋監獄工地、東南大學校園北部科技樓工地、東南大學成園工地、浮橋工地、珠江路北側華能城市花園工地等多個地點展開工作, 發掘結果表明除華能城市花園以外, 珍珠河西側的其餘發掘點尤其是東南大學校園六朝文化層淺薄, 沒有發現與建康宮城相稱的重要遺存。 2002年, 南京大行宮新世紀廣場工地打樁時2米左右的地下打出了大量立起的青磚。他們找到了一條南北走向、方向為南偏西25度的磚鋪路。這條道路共有三層, 上下分別疊壓著從孫吳至南朝的歷代的路面。 2003年, 南京圖書館工地一共挖出6000平方米探方。考古人員在地下佈置的一條探溝又發現了一截東西走向的城壕和城牆。 2003年8月至11月, 考古隊又在南京利濟巷西側的長發大廈工地發現一段南北向城牆和配套的城壕。結合有關文獻記載, 這段城牆應該可認定為台城外重城垣的東牆。
2006年4月, 南京遊府西街小學工地上, 發現六朝時期東西向壕溝, 壕溝寬度達到13米, 在壕溝北段則有城牆基址的線索。後確認為六朝台城外重城垣的南牆, 城牆分東晉和南朝兩個時期, 其中東晉時期城牆的外側包磚保存完好, 這是首次發現台城的南牆。 2006年,
和南京1912一牆之隔的某工地地下3.5米處, 一段南北走向的宮城大道露出真容,
車轍鑿鑿, 1500年前六朝帝王們沐風而行的浩大場景彷彿在這裡重現。 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 鄧府巷東側某工地, 考古隊再次發掘到台城外重城牆的西牆和城壕遺跡。台城的東、西、南城牆相繼都找到。 “在歷時8年多、30多個工地、發掘面積累計超過2萬平方米的持續考證下, 現在我們終於可以描繪出與我們作別近1700年的台城。
2007年7月, 該工地就發現了地下遺跡, 南京市博物館隨後進駐考古發掘, 考古人員在這裡發現了民國、明代及六朝時期的眾多重要遺跡和遺物, 特別是在此工地東部發現六朝時期的南北向夯土城牆及外側城壕, 對研究六朝建康宮城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2008年底, 專家提議在該地塊設立“六朝建康都城考古展示中心”, 建議獲得了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2011年12月, 南京舉行六朝博物館開工奠基儀式,
六朝博物館預計2014年建成開放。該博物館由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擔綱設計, 建成後將是南京市第一個遺址性博物館, 它將原汁原味再現地下的六朝遺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