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墓位於洛陽市偃師縣杜樓村北, 不過如今僅保存下來一座墓碑,
書“晉當陽侯杜預之墓”。其南有杜預後世子孫唐朝大詩人杜甫之墓。
杜預(公元222年—公元284年), 字元凱, 魏晉時期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人。他參加了曹魏滅西蜀戰役, 更重要的是他在西晉滅東吳戰役中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他還主持了許多重大工程的建設, 黃河之上第一座橋梁就是杜預修建的。他還是一位著名學者, 所注《左傳》頗受重視。
西晉武帝時杜預初為河南尹, 泰始六年(西元270年), 杜預轉任度支尚書, 任內官七年, “損益萬機, 不可勝數”, 朝野上下對他盛讚不已, 遂號其曰“杜武庫”, 意思是他無所不能。此時, 晉武帝司馬炎有滅吳之志, 但大多數人不同意, 只有杜預等少數人支援。武帝命杜預主持策劃平吳事宜。後杜預官拜鎮南大將軍,
都督荊州諸軍事。太康元年(西元280年)正月, 杜預陳兵江陵, 一舉攻克江陵城, 長江上游全部被晉兵佔領。
晉軍勢如破竹的攻勢, 令東吳聞風喪膽, 所過之處, 州郡望風而降, 杜預皆一一加以安撫。此後, 他力排眾議, 一鼓作氣, 直抵建業, 孫皓投降, 東吳滅亡。杜預因功晉爵當陽縣侯, 他立下遺囑, 死後葬在洛陽城東首陽山南坡, 說此處“東奉二陵, 西贍宮闕, 南觀伊洛, 北望夷叔, 曠然遠覽, 情之所安也”, 並囑咐子孫要薄葬。杜預墓在今偃師市城關鎮杜樓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