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武侯祠, 位於湖北省仙桃市古城西門,
祠前有座牌坊, 上書有“黃家花園”, 原為沔城(仙桃市古稱)名士黃承彥的私家花園, 中國叫武侯祠的地方很多, 最有名的在成都和襄陽, 但相傳仙桃市諸葛武侯祠為諸葛亮岳父黃承彥的私家官邸, 諸葛亮曾在此讀書三個月, 故有諸葛亮讀書台遺址, 並娶黃承彥之女黃月英為妻。
相傳, 諸葛武侯祠建於三國蜀漢建興十二年, 是後主劉禪為緬懷諸葛亮的功績, 降詔致祭, 封諸葛亮為“忠武侯”, 並令建祠於沔城, 四時享祭(當時沔城屬於東吳?) 。原武侯祠高八米, 殿宇明三暗五, 全系四角扳爪的木質結構, 殿頂亮脊雕柱, 瓦四角祠鈴高懸, 上蓋有一色紅琉璃瓦, 只可惜沔城連遭戰火洗劫,諸葛武侯祠也沒能逃脫此劫。請看這座諸葛亮石刻像就是當時出土的文物, 後經簡單修飾而成, 諸葛亮石刻像的下方隱隱約約能看見一首詩, 是明代大文豪歸有光遊覽諸葛武侯祠後, 吟的一首詩:“古柏森森諸葛栽, 遺風千載留書台, 功成鼎足垂青史, 譽過肖曹良相才”。現在的諸葛武侯祠建築格局基本與舊似同, 內繪有諸葛出山、舌戰群儒、七擒孟獲、天水關、五丈原、八卦陣、智取陳倉、空城計等三國故事。
諸葛武侯祠緊隨其後的是著名的千佛虧, 明代嘉靖記載, 蜀漢垂相諸葛亮系布衣時寄讀於沔城西門外他岳父黃承彥家, 與寺中了凡和尚很友善, 了凡和尚博學多才, 擅於辭令, 且擅長翰墨, 常與諸葛先生論歷代興衰。品評名人成敗, 志趣相投, 互有詩詞唱和。午後, 諸葛武侯經常與了凡和尚步履虧東柏樹下讀書。
相傳, 諸葛亮於建安八年(203年)秋來沔城與名士黃承彥之女黃楚女成婚。婚後, 每天在黃府花園內讀書台上攻讀天文、地理、兵法等書, 造就了經天緯地之才。次年春, 諸葛亮在讀書台前栽了兩株柏樹後, 就與愛妻黃楚女回到隆中。不久, 受劉備三顧茅廬之請, 輔佐漢室, 官至蜀國丞相。
陳友諒在沔陽州任獄吏時與張定邊瀏覽諸葛亮讀書台時, 曾即興賦詩二首:
(一)武侯祠內話古今, 讀書台上思孔明;
才女雖醜佐賢相, 功蓋三國勵後人。
(二)劉備早無川蜀地, 武侯尚有讀書台;
古往今來論文武, 無文有武豈算才。
明代文豪、嘉靖年間進士歸有光在此遊覽後寫下七絕一首:
古柏森森諸葛栽, 遺風千載留書台。
功成鼎足垂青史, 譽過蕭曹良相才。
清代文人楊會康撰寫的一副對聯中, 亦讚美了讀書台:
讀書台, 屯甲山, 勝跡在望, 諸葛大名垂宇宙;
千佛寺, 百神廟, 梵聲相應, 眾仙同日詠霓裳。
諸葛亮讀書台遺址上, 現有碑文一塊, 長2米, 寬1米, 並刻有諸葛亮之像, 雖經風雨剝蝕, 雕像雄風猶存, 字跡仍然清晰可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