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磯廟(原名靈澤夫人祠、梟姬祠或蛟磯孫夫人廟), 為紀念三國時孫權之妹, 劉備之妻孫尚香于蛟磯投江殉節而建, 是三國著名古景點。位於今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二壩鎮街道東3公里處長江岸邊的蛟磯上, 與蕪湖江南主城隔江相望。
傳說漢昭烈帝劉備與東吳聯姻,
娶吳帝孫權之妹孫尚香為妻, 相與入蜀。孫權“賠了夫人又折兵”, 後用計謊稱其母親生病, 將妹妹孫尚香騙回東吳。就在孫尚香不知內情, 悲傷回吳探母途中, 船至蛟磯, 突然聽聞丈夫劉備病死軍中, 悲痛欲絕, 望西遙哭, 投江殉節而死, 說來也怪, 死後屍體竟然逆流而上, 向丈夫所在的上游蜀國方向飄去, 後被當地人打撈上來, 葬於蛟磯。世人哀歎孫夫人的身世遭遇, 為紀念孫夫人的貞德, 於蛟磯上建蜀望台藏其棺槨, 台高二丈六尺, 寬八丈, 中祠奉玄德、孫夫人。左祠關雲長、張翼德。右祠臥龍先生、諸葛孔明。”“台下有‘永安宮’, 為孫夫人墓葬處。鼎盛時, 蛟磯蓋有廟宇九十九間半, 華彩殊勝。可惜抗戰及文革期間, 蛟磯廟毀於動亂, 而夫人之香塚亦不可見久矣。
據史記載, 蛟磯原是蕪湖西南長江中的一座石磯島嶼, 在大江中聳拔特起, 水流湍急, 後因泥沙淤積與長江北岸相連。相傳該磯下有一天然深洞, 寬達一丈, 深不可測, 常年有蛟龍出沒, 在風雨之夕, 常作龍吟之狀, 故而得名蛟磯。蛟磯廟歷史悠久, 文化深厚, 因其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三國美人孫尚香淒婉的傳說, 自古登臨吟詠者不絕, 留下了許許多多的經典詩詞歌賦與文人故事。但也有說梟姬祠原名蛟磯廟, 只是由於音近, 在明清時期被誤傳為孫夫人跳江之處。
如今此廟已成遺址, 就連曾經矗立江心的蛟磯山, 也隨著江水改道, 泥沙堆積, 失去原來的聳拔之勢, 變成而今岸邊矮矮的小山丘。上世紀九十年代, 廟址上建有蛟磯小學, 蛟磯廟大殿、靈澤夫人塑像以及碑刻全無。1995年, 二壩鎮政府把蛟磯小學遷走。一位名叫彌松的老和尚在木棍支撐、草繩綁紮的寮房住下, 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 托缽化緣, 他依然沒有放棄希望重建恢復蛟磯廟昔日輝煌的宏願, 身體力行, 令人感動, 在他的鼓舞下, 當地民眾集資建起蛟磯廟大殿。之後, 他一面給人治病, 一面打聽廟內流失的文物下落, 買下被村民用來砌院牆的“靈澤夫人祠”石碑和被人建在小橋中的“江中第一境”的匾石。現在, 蛟磯的圈石墩雖在, 但九畝七分地的蛟磯已被附近民房占去大半, 只有明代靈澤夫人祠遺存漢白玉的“靈澤夫人祠”石碑靠在牆邊, 一對表情沉鬱的石獅立在墩下,
而漢白玉“江心第一境”已經斷裂, 其中的“境”字只剩一半, 被擺放在地上。史書中“高聳入雲”的蛟磯廟陷在村民的高樓中, 被荒草掩映。那些乘船、坐車來此的遊者, 看到蛟磯廟如此頹境, 大多乘興而來, 失望而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