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1

周王廟

周王廟位於中國江蘇省宜興市宜城街道東廟巷東端, 為紀念周處的專祠, 周王廟始建於西晉元康九年(299), 原名周孝侯祠, 宋紹興年間贈廟額曰英烈”, 加封武惠正應王”, 稱周王廟, 歷代均有修建。廟南側原為其家族墓地周墓墩。19823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周處(?-297), 字子隱, 陽羨(今宜興)芳橋人, 自幼膂力過人, 好滋生事端, 四鄰叫苦不迭, 將他與山中虎、水中蛟並稱三害。後感鄉議, 幡然省悟, 斬蛟射虎, 改過自新, 並拜師讀書, 學識長進, 為鄉里稱道, 經州、府推薦, 任東吳東觀左丞。入晉後任新平(今陝西彬縣)太守, 繼任廣漢(今甘肅文縣)太守, 後歷任楚內史、散騎常侍、御史中丞等職。元康六年(296)八月, 羌族齊萬年起兵反晉, 十一月, 朝廷任周處為建威將軍作先鋒, 梁王司馬彤為征西大將軍平叛, 翌年正月, 在陝西六陌(今屬乾縣)力戰而死。建武元年(304), 追認為平西將軍、清流亭侯, 諡孝, 後人稱周孝侯。著有《默語》30, 《吳書》若干卷, 所撰《陽羨風土記》是我國最早記述地方習俗和風土民情的著作, 後散佚, 明朝周鴻軒輯錄風土記拾遺136條傳於世。

今建築坐南朝北, 中軸線上依次為牌坊式大門、戲樓、大殿孝侯殿和後殿世澤堂, 大門面闊三間, 其它建築均面闊五間, 門外為2000年拓建的下沉式廣場, 中立石碑坊, 北端有周處除三害大型浮雕壁畫。戲樓為1994年重建, 兩層硬山頂, 南側中部出歇山頂戲台一間, 東西兩側有南北向兩層廂房兼看樓各三間。大殿為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重建, 歇山頂, 殿內塑有周處坐像, 兩側山牆繪以射虎斬蛟圖, 北側連以廊軒五間, 東西兩側隔出側廂各一間, 整座建築柱子均為石質, 顯得高敞宏偉。後殿建於明代, 兩層硬山頂, 殿內塑有周處及其家族五人立像, 2000年增建兩層東西耳房各三間。


廟內存有自唐至清的碑刻100餘方, 保存在大殿內與大殿東西兩側的碑廊中(2000年所建), 大殿內多為歷代重修碑記, 碑廊內多為取自宜興境內已不存的其它廟宇的碑刻, 著名的碑刻包括唐元和六年(811)平西將軍周府君碑、南宋淳熙四年(1177)斬蛟射虎碑、淳祐四年(1244)雲龍風虎碑(以上均在大殿內), 以及唐貞義女碑、宋蘇東坡楚頌碑、宋李曾柏生平碑和明淨雲枝法帖等(以上均在碑廊內), 今亦作為宜興碑刻博物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