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普墓位於江西省瑞昌市桂林街道立新橋東南方向200米 處的河床草坪, 被茂林修竹環抱著。明代萬曆四十五年(1617), 清咸豐五年(1855), 兩次立碑, 鐫“大漢副都督亭侯程普公之墓”。由於年久失修, 碑石無存, 僅留墓地。1985年10月21日 , 瑞昌縣人民政府公佈為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並籌備重建。
三國時代,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多少英雄多少事,到底在今時今日還留下什麼痕跡?大家對三國時代的印象,是否還停留在三國演義小說和民間各個傳說中?到底史實情況是怎樣的? 整理,搜集,轉載有關三國的資料,不同人士的親訪見證,就在今日,讓我們尋找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國!
20160728
膠南帽子峰
帽子峰, 位於青島膠南市大珠山南麓的魚池村, 是大珠山眾多的險峰奇觀之一, 海拔223米 。峰頂突兀險峻, 隆起寬大, 狀似禮帽, 故名帽子峰。帽子峰挺拔險峻, 不易攀登。站在帽子峰上東可以看到靈山島, 西眺琅琊台, 南望大海, 北仰大珠山。據說徐庶曾隱居膠南, 早年帽子峰曾建有徐庶廟。廟宇呈正方形, 四面各3.5米 ,
高4米 , 飛簷斗拱, 青瓦蓋頂, 是一座古樸典雅的建築。廟內正面有泥塑徐庶像, 正中是香案, 牆壁繪有壁畫, 歷代香火旺盛;廟外北側有涼棚, 相傳是徐庶看書觀海之處。廟宇早已坍塌, 但其廟基尚清晰可見。涼棚處仍保留著幾處立頂柱的柱洞。徐庶隱居膠南沿海一帶時, 曾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當地漁民做了許多好事。為了紀念他, 人們在帽子峰上建起徐庶廟。雖然徐庶廟已坍塌, 但當地人們仍對帽子峰有特殊的感情, 帽子峰上一直香火不斷。每逢三月三、九月九, 漁民們便登峰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