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於「益州既定」(公元213)後, 為翊軍將軍和鎮東將軍任內護衛成都, 屯兵大邑一帶, 兼以錦屏山一線防羌,
訓練伐魏軍馬, 山上有子龍祠,望羌台哨所。第四座山麓的子龍廟, 又名將軍廟, 自古有之, 明清猶盛, 民國時期曾作郊處公園, 盛極一時。第七座山頭為當年訓練兵馬趙雲閱兵處, 名閱軍樓, 俗稱望軍樓, 將軍樓, 今有廟存。
三國時代,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多少英雄多少事,到底在今時今日還留下什麼痕跡?大家對三國時代的印象,是否還停留在三國演義小說和民間各個傳說中?到底史實情況是怎樣的? 整理,搜集,轉載有關三國的資料,不同人士的親訪見證,就在今日,讓我們尋找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國!
靜惠山公園
距成都市56公里, 大邑縣北門外有一座依山傍水的靜惠山公園, 公園佔地300餘畝, 古時又叫錦屏山, 山頂有子龍將軍廟, 乃蜀漢後主劉禪哭葬將軍趙雲趙子龍之所在。據明代《蜀中名勝記》載:“靜惠山一名東山, 山下土城,相傳為蜀漢名將趙雲築, 蓋雲帝防羌於此。有云墓及廟存。”《四川通志、輿地、山川》亦載“靜惠山在縣北一里, 一名東山, 上有土城及平雲亭, 相傳蜀漢趙雲所築, 蓋雲防羌於此, 有云墓。”子龍廟是為紀念三國時蜀漢名將趙雲而建, 現有三重大殿, 另有望軍亭、子龍碑等遺跡。墓園不大, 墓前有清乾隆四年所立“故順平侯趙公子龍墓”的石碑一通。墓園大門有讚頌趙雲的楹聯“靈爽永護江原父老,忠魂猶壯蜀國山河”。於1983年改建為公園。